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长安街知事

我国自主研制“深海勇士”南海科考 82岁院士汪品先参与8小时作业

2018-05-15 08:16 编辑:TF010 来源:长安街知事

2018年5月15日讯,1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4500米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区域再次取得重要发现,下潜时长超过8个小时。

汪品先(来源:同济大学)

值得注意的是,“深海勇士”号此次深潜,迎来了年龄最大的“乘客”——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南海深部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今年82岁高龄的汪品先。

在经历下潜1410米、8个小时深海作业后,汪老笑容满面地走出载人舱,并且高兴地宣布,“今天下潜的西沙海区获得了重要发现。深潜器刚到海底,就发现了以管状蠕虫和贻贝为主体的冷泉生物群。此后又在玄武岩区,发现了以冷水珊瑚和海绵为主体的特殊生物群,堪称西沙深海的冷水珊瑚林。这非常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实,深海科考对于汪老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发现,汪品先60岁后曾先后4次参加南海科考,但却是第一次乘坐我国自己的船、自主研制的载人深潜器,亲眼观察到南海的海底。

不过,虽然汪老199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参与“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才正式开启了他实际意义上的深海科考。汪老更因此戏称,别人都是博士后,他是“院士后”。

万米载人深潜器“蛟龙号”筛选潜航员的测试,包含了六大方面、119项标准。严苛的标准源于深海对科考队员们并不友善:海况恶劣时,要克服剧烈颠簸驾驶潜水器下潜,甚至得躺在床上用被子把自己“挤”住,防止乱滚;潜水器下潜期间,为了节约能源,舱内不开灯,舱外漆黑一片,尤为的考验人的心理素质;此外,下潜一次,人力、财力都消耗巨大。因此,科考队员水下作业时争分夺秒地工作,基本没有时间休息,要么是在一个作业点作业,要么是在寻找下一个作业点作业的路上。

可以说,不光是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深海探索相对其他领域探索都相对滞后,它象征着经济和科技上的较量。

实际上,汪老的第一次南海科考1999年才成行,那时的他已经63岁,作为首席科学家指挥领衔整个科考团队。那次任务出发前,汪老给夫人留下了一句话,“能活着回来就算赢。”

那个年代,除了巨大的工作压力,深海科考还要面临海盗袭击、技术设备失灵等多重问题,可以说是动一发则牵全身。两个月的科考,他每天只敢休息一小会儿,生物钟完全被打乱。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汪品先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次,实现了中国海区深海科学钻探零的突破,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果。

大洋钻探是国际合作项目,钻探船是美国的,船长到船员大多是美国人。令汪老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当第一口井开钻的时候,船长下令升起中国国旗时的场景。这个意义已经远超科学的范畴,让励志“通过自己在科研方面的努力,为国家重新在海洋找回自信”的汪老激情澎湃。

说到年过六旬仍亲自深潜作业的,小伙伴们一定忘不了我国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

黄旭华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曾介绍过,黄旭华和同事用了十年时间填补了我国核潜艇的空白。后我国在南海进行核潜艇设计极限深潜试验时,年过60的黄老坚持亲自下潜至极限深度,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

成功者是有共性的,黄旭华年长汪品先整十岁,但二人身上都有着鲜明的赤诚和信仰——家国情怀和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

汪老如今不但参与一线工作,还在一线教学。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在年轻人中激起广泛的科学情怀,能够将科学精神传承下去。

去年3月,汪品先为本科生开设了一门名为“科学、文化与海洋”的公选课,并且亲自在同济大学官网上发表了一封推荐信。

他表示,要弥补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之间的断层,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融通,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科学;加强科学普及工作,让最强的科学家参与科普,把有趣的科学讲给孩子们听,解决文化与科学的创新障碍。

近些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龙”无人缆控潜水器、“潜龙”自主无人潜水器、“蛟龙”万米载人潜器等等大国重器纷纷下海,“三龙闹海”彰显了我国在深海资源勘探领域的勇气与自信。

前不久,“蛟龙”号刚刚宣布将在2020年进行首次环球科考,汪品先曾表示,期待“蛟龙”试验性应用南海首秀。这不仅将开创新的研究学科,更会增加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

与海洋打了一辈子交到的汪老,经历过人生的无数风浪。他与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一样,都有着永不服输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态度。唯一不同的是,汪老对于大海有更多深情的守望。

 

 

来源: 长安街知事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