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服务 > 美食

百余小学生博物馆日走进北京市腐乳科普馆 上生动“非遗”课

2018-05-17 13:45 编辑:TF001 来源:网络

磨豆制浆、点浆压榨、360度全息影像前看腐乳制作……第42个“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124名小学生走进北京市腐乳科普馆。据该校副校长孟祥兰介绍,老字号非遗文化的学习未来将正式纳入到课程中。

第42个“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124名小学生走进北京市腐乳科普馆。

“画老字号更多的时间从他的起家历史了解,走访调研了长达一年。这次王致和组画,真实的表现这家300多年老字号的起伏跌宕,用自己顽强拼搏的毅力从小做起的‘国家级非遗’。”王致和画作者、北京京味画家杨信手指墙上的画,率先讲起老字号的故事:这十幅画先从安徽仙源古镇画起,也就是王致和帮着家境并不宽裕的家、靠卖豆腐为生的父母烧火画面画起,这画面里也就体现了老豆腐坊里的器具,以及做豆腐的基本过程……第二幅体现了贫穷的父母在不宽裕的日子里拼劲全力支持孩子进京赶考,但却“名落孙山”……“原来王致和有那么多故事啊”、“受益匪浅,听故事学到不少知识”,当在场的学生们听完“京味画家”杨信十幅画的故事后,鼓起来小手,为精彩的故事喝彩。

360度的全息影像屏,一分钟全面展示王致和腐乳制作流程:制浆、制坯、前期发酵、后期发酵等工序让不少人看得目瞪口呆。

“呀,那是什么?”长着白绒毛的一块块豆坯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研发品控中心部长翟永岭指着这些白色的绒毛说道:“这是腐乳白坯前期发酵后所长出的菌丝,这就是腐乳表层的那个粘性物质。”随后她详细讲解了腐乳的后期发酵,告诉学生们,经发酵后,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被分解成小分子,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生成了大豆肽和高活性异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

听完了讲解,孩子们俩人一组,仨人一伙,开始亲自做腐乳。女生们负责放黄豆,男生们用手推石磨;他们一起向煮熟的豆浆中倒入卤水,豆浆中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形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

图为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在看师傅挤压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

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丽英介绍,作为王致和的邻居首师大附小柳明校区,每年都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体验,希望孩子们对传统文化、工艺能有更多地了解。

图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柳明校区负责人孟祥兰(右一)和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丽英(左一)共同揭牌。

当天,科普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课程实践基地”挂牌,成为首师大附小柳明校区学校校外实践基地。王致和腐乳科普馆是中国首家以腐乳为主题的科普场馆,通过参观能全面了解独特发酵产品“腐乳”。自2010年12月18日建馆以来,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光顾,平均每年接待来自大中小学校的师生、社区居民、国内外游客等参观者6000至8000人次。

图为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品尝豆腐。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柳明校区负责人孟祥兰说,已经多次组织学生走进王致和公司,参观科普馆,此次与王致和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学校的民族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将会把老字号非遗文化的学习,正式纳入到学生的课程之中,传承传统文化。(图文/达明)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