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抚平心灵创伤的补“心”师:灾后十年 他帮很多人度过了一个个艰难时刻

2018-05-24 11:10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衣服破了可以买件新的,房子倒了可以重新盖,可是心碎了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秘书长吴坎坎十年来一直寻找着“补心”的方法。

吴坎坎(图右)给受灾群众做心理疏导。

十年来,凡是发生过重大灾情的现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为那些历经灾难心灵受到重创的人们进行灾后心理干预。“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吴坎坎的工作,不像他最喜欢的歌曲《消愁》那样肆意潇洒,相反,灾后心理修复,这个过程十分漫长,却又值得等待。

参与心理援助工作整十年

见到吴坎坎的时候,他刚从四川绵竹回到北京不久。“现在基本上一个月要出趟差。”现在的吴坎坎胖了,头顶上的头发掉了不少,看上去有点儿像中年“油腻”大叔。而十年前,这个英俊帅气的小伙意气风发,正在心理所就读硕士一年级。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热血方刚的吴坎坎很想去灾区抗震救灾,于是,他给导师发了一封申请邮件。其实发出邮件的时候,吴坎坎的心里也不清楚,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具体能为灾区做些什么。

过了两天,当听说心理所派出了援助队奔赴灾区,吴坎坎想去灾区的愿望更加强烈,他希望自己能入选下一批志愿者。此后,在进行了专门针对灾区心理援助的培训后,吴坎坎在地震发生后的一个月,来到了绵竹。、

第一次直面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的地震废墟,即使作为一名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吴坎坎也难以抑制心里的情绪波动。看见别人哭泣悲伤,自己也难受万分。他明白,自己一定要迅速调整情绪,因为他要面对的是那些活下来的人。

回想起十年前的这次经历,吴坎坎坦言,这不仅是他第一次参与心理援助行动,实际上也是中国心理援助工作第一次大规模铺开。对于国内的心理援助而言,2008年是元年。在此之前,重大灾后的心理援助活动,只是零星展开,工作缺乏系统。汶川地震后,国内开设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几乎都派出了师生前往灾区,心理援助也成为了被人们熟知的热词。

干预过程漫长却令人期待

即使过去了十年,当年那些倒塌的房屋、废墟已经被移走,新的楼房拔地而起,翻天覆地的改变都在试图抹平人们当年的伤痛,可是吴坎坎知道,作为专业的心理援助工作者,人们表面上的平静并不代表心灵创伤已经被修复。而这样的修复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平复的。

经历了灾难的人,通常会出现“闯入”、“高警觉”和“回避”三种应激状态。有的人会整夜睡不好觉,听到开门的声音便倏然惊醒,有的人会不停地闪回灾难发生时的场景,还有的人会排斥提及逝去的亲属。

吴坎坎帮助过一个在地震中失去了父亲的男孩。强震之后,这个男孩胆子变得特别小,听到一点儿风吹草动,都会像小动物那样竖起耳朵,神情紧张。吴坎坎和同事们为他提供了专业的心理援助,并在随后的几年持续关注孩子的进展。如今,这个孩子今年已经上了大学,生活和学习也早已重回了正轨。

2016年阜宁风灾,98人遇难800多人送医。去当地进行心理援助的时候,吴坎坎遇到了一个7岁的小女孩。她调皮可爱,却十分不合群,每次吴坎坎和同事们在村委会搞活动,她会趴在窗户旁看,却不肯进来。后来吴坎坎才知道,女孩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也不在身边,只有奶奶照看,感受不到父母关爱的她,便通过不断闯祸,甚至打架的方式来吸引家人的关注。通过用游戏、绘画和电影等形式,吴坎坎成功吸引到小女孩的注意力,教会她慢慢融入集体生活。当吴坎坎和同事们离开的时候,小女孩已经有了变化,她可以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上课了。

陪伴很简单却也最难

吴坎坎(图左)通过给孩子们做游戏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

大灾待五年,中灾待三年,小灾至少待一年,这是全国心理援助联盟的铁律。汶川地震后,吴坎坎在这里花费的时间远不止5年。去灾区出差,除了适应当地简陋的生活环境,吴坎坎和同事们还要面对次生灾害。云南盈江地震时,晚上暴雨,吴坎坎和同事们睡的地方,就是临时用一块门板在废墟上搭的“床”。还有一次在灾区,由于道路两边都是山,不断有碎石滚落,吴坎坎一行人乘坐的中巴车不断在“碎石雨”中艰难地往驻地赶。

说起自己学心理的初衷,吴坎坎想得很简单,他甚至为自己勾勒出未来的工作状态,“聊聊天,就能赚钱,不用出远门”。可是经历了汶川地震之后,整整十年,吴坎坎在不断的出差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细心陪伴,帮助别人度过一个个艰难的时刻。

在心理援助中,陪伴,这项工作最简单也最难。吴坎坎和同事们刚开始从事心理援助时,很难马上就得到对方的信任。和受灾人群打交道,吴坎坎都会小心翼翼。他曾在绵竹市体育馆安置点看到,许多抱着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热心志愿者,一看到有人在路边哭,就热心地跑过去问:“你为什么哭?你们家有几口人?”被这样的问题问多了,很多人就对心理援助产生了反感和抵触。

为了取得对方的信任,吴坎坎有时候会想办法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有一次,他去绵竹市汉旺镇的东方汽轮机厂做心理援助,看到一些受灾的人们在搬家,于是自己也默默地在旁边帮忙。在慢慢的接触中,大家对吴坎坎产生了信任。

每次看到新闻播出灾区志愿者离开时孩子依依不舍、抱头痛哭的感人场面,吴坎坎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好事,甚至会给孩子带来二次伤害。时至今日,吴坎坎依然记得,当年他和团队从绵竹撤离时,有一个小女孩追着他们的车跑了好久。孩子的父亲在地震中去世了,志愿者们的陪伴,让孩子产生了依赖,而他们的离去,再次给她带来了分离的痛苦和焦虑。

吴坎坎吸取了这次的经验教训,后来在鲁甸地震灾区,志愿者们事先会告诉孩子们,开学时这个安置点可能被撤销,他们也会离开这个安置点,所以到后来并没有造成明显的分离焦虑。有个小女孩在他们离开前写道:“虽然我不想你们离开,但是,我知道你们去了更需要你们的地方。”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环宇 张群琛 文并图

编辑:TF00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