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观点

北京石油附学生成二里庄斜街墙面“设计师”,“脏乱差”墙面换新颜

2019-06-17 14:43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冰糕棍搭建的小亭子、旧瓶盖拼接的跳房子、吸管剪制的喷泉……一个个简单而充满童真的元素,构筑起孩子们眼中的理想社区。

作为“小小社区规划师”工作营的成果,这些作品见证了孩子们参与街区更新的历程。而在学院路街道,石油附小的学生们也成为二里庄斜街墙面的“小小设计师”,让曾经的“脏乱差”旧貌换新颜。

“很多东西大人已经麻木

孩子却在观察和思考”

“公众需要怎样的社区,不应只是规划师说了算。同样道理,孩子需要怎样的社区,也不应只是大人说了算。”作为史家胡同博物馆策展人,王虹光对于社区规划有着自己的理解。而她所在的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史家胡同博物馆所在的朝阳门街道,也一直在公众参与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

“事实上,2007年出台的《城乡规划法》中就已明确了公众参与,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规划这件事门槛很高,图纸都未必看得懂,谈何发表意见?孩子的声音,更是很少能被听到。”让王虹光感到欣慰的是,史家胡同博物馆的成立似乎打开了一扇窗,越来越多的人从这里开始重新认识城市和社区,其中不乏稚气未脱的中小学生。而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宣传教育中心等联合发起的“我们的城市——北京儿童城市规划宣传教育计划”,则让孩子参与街区更新有了新的契机和平台。

“‘小小社区规划师’工作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我们不仅想让孩子们掌握一些与规划有关的方法和理念,更希望培养他们对城市的认知力和责任感。”在走访居民的过程中,王虹光意识到,60年前的童年尽管条件艰苦,但生活丰富多彩,孩子们可以手拉手到处玩耍,不必过多担心安全问题。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们课余时间要乏味许多,社区环境中的风险无处不在。

在收集和整理北京市五环内211所小学、170所中学的有关数据后,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王鑫与周盟珊、钱锦等同学组建的路上观察团也发现,超过四分之一的中小学上学路存在多处安全隐患。其中,71所小学、56所中学出入口100米内有道路交叉口,46所小学、26所中学校门步行200米范围内有快速路,五环内79%的学校周边过街设施不足,55所学校周边步行、自行车环境未得到最基本的保障等。

在孩子们眼中,社区环境的痛点远不止这些。“小小社区规划师”工作营的第一次课上,6组学生在规划师的引导下,将学校周边社区分为6个地段,分别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绘制出理想的社区蓝图。

“附近小公园太单调,只有树、草和小路,没有可以玩的东西,也没有能停下来休息的地方。”蓝色组成员王景行的想法引发小伙伴们的共鸣,同组的刘语桐和赵岸歌进一步提出,“现在社区里也很少考虑到小动物的活动空间,老人养的小猫小狗没人可以帮忙照看。”

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大大超乎规划师们的预料,“他们提出要为老人增加无障碍设施,将博物馆的部分坐便器改成蹲便器,为流浪猫和小鸟们搭建乐园,给垃圾箱装上空气净化设备,还想到要有地下通道的防御堡垒、安放逝者的墓地等等。很多东西大人或许已经麻木,孩子却在观察和思考。”

“更多的是引导 不去限制条框”

经过第二次课的实地调研,6个小组的成员又对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我们去现场看完,明白之前想要的东西太多,应该挑出其中最重要也更现实的一些。”蓝色组的三名小学生在方案中加入跳房子、秋千、滑梯等游乐设施和亭子、长椅等休憩设施,开辟出动物区,由专人轮流照顾小鸟等,还立上一块黑板,供大家在上面写写画画,“其实并不复杂,哪怕只是这些看上去很简单的布置,也会多出不少乐趣。”

从图纸到模型,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他们对于材料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次让我们大开眼界。”王虹光表示,以往有关建筑或设计的课程中,往往会选用积木等相对规整的教具,或者直接拿半成品去拼接,而这次提供的材料更加“原生态”,形式也更多样,孩子们可供发挥的空间也更大。

“有小朋友用蓝色橡皮泥做游泳池的水,本身并不新奇,但还能想到加上一抹白色,呈现阳光下的涟漪或浪花,这就很巧妙。”王虹光还发现,有的孩子将蓝色瓦楞纸卷起来,插进无色透明的亚克力管中,代表水在里面流动,还有用塑料瓶盖做成的跳房子,用冰糕棍和毛线搭的小亭子,甚至有吸管剪成的喷泉,“这些充满童趣的点子,往往是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规划设计者都无法想到的,我们所要做的更多是引导,尽可能不去给他们条条框框的限制。”

看到孩子们的作品和表现,史家小学二年级部执行校长宋菁也赞叹不已。“‘小小社区规划师’是学生第一次以课程的形式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来,一开始我们还担心孩子年龄太小,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有限,可能会遇到不少困难。没想到,在规划师的精心引导下,孩子们很快进入角色,从他们的独特视角观察身边的环境,并创造性地推动街区更新。”宋菁还表示,这样的活动恰恰与二年级校区强调沟通、合作、分享的“小伙伴”文化相契合,同时也保护了孩子们的童真,对于孩子的社会性成长也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帮助。

项目结束后,王虹光分别对参与的学生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反馈来看,大家都对这种体验式学习很满意,孩子不仅收获了城市规划知识,还增强了家园意识,加深了对社区的感情。”

“参加完活动后

他们将真正成为这里的主人”

在学院路街道,同样有着一批小学生成为街区更新的参与者。作为“2018学院路城事设计节”中脱颖而出的获奖作品,以《家·记忆》为主题的二里庄斜街墙面设计是最早获准落地的方案之一。

“以往很多街区规划都是由政府主导,花了不少心力,效果却未必理想。就像这面墙,我们完全可以在‘拆墙打洞’的治理改造过程中,选择简单刷上一些宣传标语,或者画些现成的颐和园美景等,但本地居民是不是真的接受,这就很难说。”学院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冯志明表示,街道始终强调街区规划的主体应当是多元的,需要大家共同参与,除了专业的规划设计者以外,还要发动居民的力量,包括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之前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已经设计了改造方案,但我们不希望只是简单照搬,而是想在这样的思路和框架下,尽可能让每天上学经过这里的小学生们也能有发言权。”

作为全程见证并推动项目实施的专家,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部教师谈小燕带着参与“小小设计师”工作坊的50名石油附小三年级学生重新认识这条上学路,并引导他们现场通过绘画、拼贴等方式,分组进行讨论和创作,在这面墙的改造图纸上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

“有的孩子想要在客厅里挂一大幅风景画,上面有高山、有河流,也有森林,有的孩子希望在花园里画上各种植物,春夏秋冬都开满鲜花,来提醒人们要爱护环境,还有的孩子带来自己最心爱的玩具,把他们画到卧室里。”看到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趴在地上创作,谈小燕颇有感触,“在过去,这些孩子可能只是这里的路人,但参加完活动以后,他们就将真正成为这里的主人。”

如今,二里庄斜街墙面已经改造完成,不少元素正是取自孩子们的设计。“这次设计只是一个起点,我们特意给墙面留下生长空间,可以让孩子们继续去创作,让这面墙有故事、有温度、有灵魂,成为孩子与社区之间的互动纽带。”(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北京晚报 宗媛媛 文并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