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武侠作家们如何给作品取名 书名里的“游侠”

2016-01-08 12:00 编辑:TF006 来源:网络

2016年1月8日讯,二千多年前,太史公在《史记》中单辟《游侠列传》一章,朱家、郭解等人的大名和事迹因此流传千古,此章也被武侠小说研究人士视为中国武侠小说之祖。虽然,汉代游侠与唐代游侠以及后世侠客存在一点概念上的差异,但这并不妨碍历代诗人的歌咏和武侠小说的写作,自然也不妨碍武侠作家们给作品取名。

16_调整大小

书名里的“游侠”

清末民初直到1949年间的武侠小说书名中,“侠”字多如牛毛,但有“游侠”二字的却很少,王度庐先生可占了两部,1936——1937年在北京平报上连载《黄河游侠传》,1938年到青岛后在当地报纸上连载《河岳游侠传》。其他已知陆澹庵和文公直各有一部。

自港台武侠小说大兴,名字里带游侠就多起来了。香港产品有《大唐游侠传》(梁羽生)、《剑胆游侠》(梁枫,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香港唯一写过武侠的女作家)、《游侠英雄传》(蹄风,香港著名老马评家“叔子”)、《游侠纳兰》(温瑞安)等;台湾产品则有《游侠录》(古龙)、《游侠颂》等,其中司马紫烟有一部小说,名字是《游侠列传》。

这部小说的内容讲的就是朱家、郭解等古游侠,作者以现代小说的笔法重新叙述了那些汉代著名游侠的事迹,同时揉入了自己对于侠的理解以及政治、权谋的认识,有一点现代意义。司马紫烟还以这个路子写下了《刺客列传》、《紫玉钗》(即唐传奇中的《霍小玉传》)和《杨柳枝》等一系列这类作品。

司马紫烟的前辈还珠楼主也曾有类似的创作。1957年和1958年他分别写了《剧孟》和《游侠郭解》两部历史武侠小说,内容同样以《史记·游侠列传》中两人的事迹为蓝本加以创作,着重突出他们除暴安良,向封建地主反动势力进行的坚决斗争。司马紫烟因不是抄了还珠楼主的方子,当时台湾在搞“暴雨专案”,严厉禁绝大陆的文艺作品进入台湾,他能看到还珠楼主新作品的可能性不大。两人身处两地不过同具慧心而已。至于书中所流露出的时代气息则当然各不相同。也许表现了不同时代的武侠作者对“侠”的不同诠释吧!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