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揭秘中国娃为什么不能换装? 借鉴换装芭比创造本土特色

2016-05-30 09:17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2016年5月30日讯,“小朋友,你们在家里有娃娃吗?”5月13日,记者在崇文第三幼儿园进行现场调查,话音刚落,孩子们便举起小手争相回答。

2

对于孩子来说,娃娃几乎是童年不可或缺的玩伴

“我有,是芭比!”

“去年圣诞节的时候,我想要圣诞老人送我一个芭比娃娃,结果真的就有了!” 

“我也有芭比,好多个呢!”

对于孩子来说,娃娃几乎是童年不可或缺的玩伴,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都是怎样得到这些娃娃的?究竟希望娃娃长成什么模样?平时又喜欢如何与娃娃互动?本报记者走入幼儿园,倾听来自小消费者们最真实的声音。

样本

“每天都跟她们玩半个小时,给她们换衣服”

中一班的甜甜歪着脑袋想了想,说不清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芭比娃娃的存在,但清楚地记得,四岁时,爸爸妈妈和奶奶一起带她去商场,她一口气就选了七个。

“她们的头发是金色的,有20件衣服,30双鞋子,两个耳钉,两个项链,还有两个指甲油。”甜甜认真地用手指比划着,“我每天都要跟她们玩半个小时,给她们换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在家里吃饭时,甜甜总要怀里抱上三个,睡觉也会搂着两个。

“三岁的时候爸爸也给我买过三个中国娃娃,但她们只有一套衣服,平时很少玩,后来丢了一个,现在已经忘了她们长什么样子。”甜甜不好意思地抿着嘴笑笑,“我还是更喜欢芭比娃娃的公主裙和小洋装,也想让爸爸妈妈给我买这些。”

谈起自己的四个芭比娃娃,五岁的杨景琪同样饶有兴致,“都是我自己选的,在动画片里见到的就是这种娃娃,特别好看。”平时,杨景琪并不热衷于给娃娃们换衣服,倒是更喜欢在周末带着她们玩医务室的游戏,“娃娃能活动,我就让她们扮演小病人,乖乖地坐在那儿,我来当小护士,给她们看病打针,照顾她们。”杨景琪努力地回想一番,“除了洋娃娃以外,我没有一个中国娃娃,爸爸妈妈也没给我买过,都是让我自己来选。”

除了“芭比”,就是“艾莎”、“安娜”

在大三班,孩子们的兴趣也相差无几。28个小朋友中,男生女生各一半,男生们最爱的是变形金刚,女生除了芭比娃娃之外,拥有最多的就是“艾莎”、“安娜”。

记者刚要追问“艾莎和安娜都是谁”,小女孩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地来了场集体“科普”,

“艾莎是冰雪奇缘里的公主!”

“是大公主!”

“艾莎是安娜的姐姐!她可厉害了,还会魔法!”

“我最喜欢冰雪奇缘了,有书还有电影,你没看过吗?”

“我买的娃娃是艾莎,可是艾莎只有一套衣服,我给她又配了安娜的衣服!”

……

“要是中国娃娃也能换装就好了”

只有一个叫丹丹的小女孩挤到记者身边,细声细气地说:“我喜欢我的布娃娃,是中国娃娃,不会摔坏。”

记者刚要问她的娃娃是什么时候买的,旁边几个小女孩纷纷凑过来,“我也喜欢中国娃娃,中国的!”

“芭比娃娃太硬了,有一次戳到我的脸,可疼啦!”

“要是中国娃娃也能换装就好了。”

虽然也喜欢中国娃娃,可是在这十几个小女孩里,只有两个女孩有中国娃娃,都是布娃娃,还都是小时候父母给买的,并不是孩子们最爱的“好闺蜜”。

大三班的几个女孩在告诉记者她们家里没有中国娃娃的时候,也拽着记者去看教室里的中国娃娃--在南墙边的手工作品架上,摆着好几个穿着民族服装的玩具娃娃。孩子们最喜欢娃娃身上穿的彩色服装,“她头上戴的银冠亮闪闪的,可漂亮了。”

“这个是苗族的,这个是朝鲜族的,我喜欢这个。”

“我喜欢水族的。”

“不对,这是傣族的……”

中一班的教室窗台上,除了小男生们从家里带来的玩具汽车外,特意摆放有四件小巧精致的旗袍模型和一个京剧脸谱穆桂英的泥塑。手工制作台一侧,也挂着长袍马褂、盘扣马甲等传统服饰样板。就连楼梯转角处,都陈列着成对的民俗娃娃。

“这些都是幼儿园专门采购的,我们会结合这些给孩子们准备一些教育活动,告诉他们这些是什么,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阮老师表示,“现在好多孩子在家里接触到的都是芭比这样的洋娃娃,市面上卖传统中国娃娃的也比较少,我们就希望通过在幼儿园里展示传统文化元素,让孩子们能更多地了解和感知有中国味儿的东西。”

出路

借鉴换装芭比

创造更活泼的中国娃娃

范佩芬(中国蒙台梭利专家协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早教研究):玩具是伴随孩子成长的重要伙伴,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孩子在不同阶段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玩具,既是对心理需求的满足,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锻炼着语言表达、认知思维、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以娃娃类的玩具为例,孩子往往对它们有着一种情感上的依恋,喜欢抱着娃娃,跟它们对话交流,尝试扮演现实社会中的不同角色,与娃娃进行互动性的游戏。尤其是小女孩,很多都会模仿着妈妈照顾自己的方式去照顾娃娃,在实践经历中体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和维系。对于那些父母陪伴时间较少的孩子来说,娃娃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孩子们的选择来看,芭比娃娃一直以来都很受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这类娃娃通常有丰富多彩的服装和配饰可以自由组合和替换,孩子们能够根据不同场景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享受给娃娃打扮的过程,而中国娃娃相对比较单调,可供孩子动手参与的空间有限,很难保持新鲜感。孩子长时间接触芭比娃娃的过程中,审美观的塑造也会自然而然受其影响,认为那样的外在形象更好看。

事实上,中国娃娃同样有条件学习借鉴类似做法。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本身有着充足的元素可以挖掘。例如,设计一款娃娃,辅之以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服装,包括相对应的各种头饰、发辫、鞋子等,再加上传统的扎染、蜡染等工艺,完全可以呈现出既有中国味儿又有吸引力的产品,而并非只是拘泥于某一种过时呆板的样式。

我们希望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应当是秉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理念,尝试着把过去一些好的东西提炼出来,融入到现在的生活中,同时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建立起多元文化的视角,创造出孩子们乐意接受的形式,让他们主动产生兴趣,而非一味强加灌输。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周明杰 宗媛媛 文并图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