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会馆的大戏楼

清代中期的“孙公园”曾改建为多家会馆。《宣武区志》中记载:“安徽会馆(后孙公园5号)、台州会馆(后孙公园10号)、福建泉郡会馆(后孙公园6号)、江苏锡金会馆(前孙公园7号)、湖北沔阳会馆(前孙公园6号)、广州七邑会馆(前孙公园12号)”。这些会馆中,规模最大的是安徽会馆,同时也是京城最大的一座会馆。

安徽会馆位于后孙公园胡同路北,今门牌为后孙公园3号、25号、27号。1951年后,后孙公园3号和5号曾是两所小学(后孙公园一小和二小),两所小学合并后名为后孙公园小学,之后小学撤销并入北京四十三中学。25号是会馆的正院,门前的一对石门墩造型特别。27号是会馆的西院,原是一大杂院,最多时住有60多户人家。

清末,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安徽籍人,富贵功名者较多,安徽官员吴廷栋等人提出需要一所大型会馆作为在京活动场所。同治七年(1868年)这个倡议得到李鸿章的重视,以李鸿章为首的安徽官员和淮军将领一共154人捐资,并选址于“孙公园”内研山斋处建造一座高官名士汇集之所。同治八年(1869年)二月开始建造安徽会馆,同治十年(1871年)会馆落成。

早期建成的安徽会馆规模并不大,后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和光绪十年(1884年)有过两次扩建,扩建后的安徽会馆非常有特色。但安徽会馆的用途与其他会馆不同,这里不接待一般进京应试的考生住宿,只接待州、县正副参将以上的官员。

安徽会馆面积9000多平方米,分为中、东、西三路庭院,每路皆为四进。馆内有一座戏楼,其规模为京师之冠。会馆正门位于会馆中路前端,面阔5间。据《安徽会馆简介》:“正房内悬挂书有皖籍中试者姓名的匾额,套院中有祭祀朱熹及历代名臣的神楼。戏楼是中路规模最大的建筑,系旧京城四大会馆戏楼之一。东路为乡贤祠,有思敬堂、奎光阁等建筑。西路为接待用房。北部原有花园,面积1300余平方米,有假山、亭阁、池塘和小桥等,现仅存一座碧玲珑馆,李鸿章曾在此接待过朝鲜使臣。会馆建筑除花园大部分已无存外,其他基本格局保持尚好。”

建成后的安徽会馆吸引着无数名人志士,盛极一时。同治、光绪年间,著名徽班三庆班及名角程长庚、丑角刘赶三等常在此演出,著名的京剧老生谭鑫培、净角裘盛戎等亦先后演出于此,京师文化与徽州文化在这里交融绽放。安徽会馆的戏楼是有历史底蕴的,清康熙时期,保和殿大学士梁清标就曾在当时的“孙公园”大戏楼演出过洪昇所著的《长生殿传奇》。

光绪十五年(1889年),安徽会馆的临院失火,导致会馆殃及其中,馆内被火烧毁大半。在方汝绍、孙家鼐等人的强力建议下,李鸿章下决心重修会馆。至次年八月重建工程竣工。修复后的会馆更加的金碧辉煌,成为京城会馆之冠。

在李鸿章主政时期,安徽会馆曾被称作紫禁城之外的小内阁,很多影响朝政的决策都是在这里酝酿的。戊戌变法前,这里曾经是维新派的活动场所。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在这里创办强学会,出版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张维新派报纸《万国公报》,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主阵地。当时该报公开的编辑部地址是“京都宣武门外后孙公园”。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安徽会馆被德国侵略军占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李鸿章去世,安徽会馆由此逐渐陷入困境。而后加之经费拮据,管理不力,除留部分办公区域外,会馆其余房舍均开始对外出租。

1984年,安徽会馆戏楼被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安徽会馆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名录。这座曾经的京师第一会馆,将在修缮后再续宣南文脉。

(原标题:曾经的京师第一会馆)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黄永顺

流程编辑:L019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