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购已非常普及,但市民购买米面粮油、肉蛋果蔬依然会去附近的市场。为了让大家买得放心,减少缺斤短两引发的纠纷,北京的便民菜店、农贸市场早在几十年前就纷纷设置公平秤。时至今日,市场里的公平秤还在吗?公平秤是否仍在发挥作用?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记者展开探访,结果发现维护大诚信的小小公平秤,在一些市场却不太受待见,有的被人遗忘,有的藏进办公室,有的无法使用。

居民在通双里农贸市场没找到公平秤。

通双里农贸市场

藏进办公室 老秤落满灰

朝阳区通双里农贸市场紧邻金隅康惠园、双惠苑等小区,是离王女士家最近的菜市场,也是她平时买菜最多的地方,但她告诉记者,她从不知道菜市场里“藏着”一台公平秤。

3月13日,记者来到这座市场,一进门的通道两侧零散分布着售卖干果炒货、生活用品、五金配件的摊位,继续往里走可以看到一座数百平方米的简易棚,售卖蔬菜瓜果的摊位集中在此。记者在里头转了好几圈,并没看到任何有关公平秤的标牌,倒是一些摊位旁放着闲置的电子秤。商贩说,这是他们自家的秤,担心顾客多的时候忙不过来,不少摊位都会备下好几台。

市场里有没有公平秤?商贩说:“好像在办公室里。”办公室在哪儿?经过另外两名商贩指引,记者找到挂着“市场办公室”牌子的房间。茶几上放着一台老旧的电子秤,秤体已经泛黄,秤盘也有些脏污,上面蒙着一层灰。听工作人员说这就是公平秤后,记者把商品放到秤盘上,但显示屏没有亮。工作人员走过来看了一眼,打开了秤体上的开关。原来这台秤平时根本不打开。她告诉记者,已经很久没人碰过它了,“现在来复秤的很少。”

公平秤“藏”进办公室,一些居民并不知情,为何不把秤摆到明显位置?工作人员说,这么做实属无奈。“放在外边一不留神就丢了,没办法,只能搬到办公室来。”她还说,虽然农贸市场白天有工作人员值班,晚上有保安留守,但公平秤还是多次丢失。

“既要让秤得到妥善保管,又能方便居民复秤,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居民王女士说,办公室离市场出入口并不远,如果去大棚买菜,办公室更是必经之路,顺道复秤并不麻烦,只不过不少人像她一样,压根儿不知道这里有公平秤,更不知道秤就在办公室。“在适当位置设置提示牌,明确告诉大家公平秤的位置,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万家君晓市场

商户秤看不清 公平秤没通电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市市场内公平秤的使用情况,记者又探访了丰台区南顶路的万家君晓市场。

整个市场由两部分区域组成,一部分为沿街的独立商户;另一部分则为大棚区域。记者注意到,沿街商户由于摊位相对较大,商户所用的电子秤普遍摆放在前方较为显眼的位置。而位于大棚内的商户摊位相对较小,柜台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果蔬,所使用的电子秤往往摆在商户身后的货箱上。当顾客挑选并将果蔬装袋后,商户便拿过去回身称重,在此过程中顾客隔着摊位柜台无法看清电子秤显示的重量,一些商户称重后往往只报出商品的总价,至于这些果蔬究竟有几斤几两,顾客只能掂量掂量手上的货品,估摸差不多就扫码支付。

万家君晓市场公平秤没通电。

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市民都表示,买菜时商户秤上显示的重量很难看清。一位女士表示,由于她平时买菜较多,凭手头儿的感觉也能估算个八九不离十,因此商户不敢缺斤短两乱报价。

记者带着购买的果蔬来到市场大棚区的出入口处,找到了放在这里的公平秤,将商品放到秤盘上后,却发现显示屏并未显示出任何数字,仔细打量后才发现,公平秤并未通电。记者注意到,公平秤旁没有标识、没留电话,记者等了一会儿,也并未看到市场工作人员的身影。这时,一位市民拎着购物袋来复秤,发现公平秤无法使用后只好转身离开,“菜市场不像超市一样用价签封口,感觉分量不准就想来称称看,谁知这台公平秤放在门口是来摆样子的。”

方庄市场

顾客找不着 店员也不知

近日有市民反映:“我到丰台区方庄市场果蔬超市买菜,想找公平秤,一连问了好几个工作人员,都说不知道。”

3月12日,记者来到方庄市场,市场分为两层,一层以售卖肉类、海鲜以及干果零食为主。地下一层的摊位则以售卖蔬菜水果为主,由于种类丰富,这个市场颇受附近居民欢迎。临近中午市场里仍然人头攒动,店员热情地招呼来往的顾客推销产品。记者向一名店员咨询市场是否有公平秤,该店员回复得很干脆:“没有”。

记者又去问其他店员公平秤在哪儿,得到的回答是:“没有,只能去结账区称重结算。”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买菜的居民,多数居民都说没见过公平秤。一位老人说,这么多年她一直在这儿买菜,还真没见过公平秤,另一位老人听到记者打听公平秤的下落,环顾四周后也表示自己从未见过。

在地下一层绕了一圈,记者没发现公平秤的踪影,就向结账区的店员咨询,这才知道公平秤位于市场的地面一层。随后记者来到一层,果然在大门处看见“公平秤”的标识,一名工作人员在此值守,记者把菜品逐一放到公平秤上进行称重时,工作人员逐一报出重量与记者核对。

不过,记者观察多时,发现很少有人使用公平秤,更没见到有人专门带着果蔬从地下一层来此称重。有居民说:“连自家店员都不知道公平秤在哪儿!我找过一次,嫌麻烦也就没再找了。其实地下一层也应该有个公平秤的提示。”

市场监管部门:

见不到公平秤可投诉

公平秤不仅是居民消除疑虑、有效维护自身权益的“放心秤”,更是制约商户经营行为、减少缺斤短两现象的“监督秤”。自2014年10月1日起,北京《农贸市场公平秤设置与管理规范》要求,市场内每50台经营秤间,应配一台公平秤。每台公平秤的标牌上应当有市场负责投诉工作的部门和电话。市场还应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复秤、称重纠纷处理和记录。市场主办者除依法将公平秤定期送检外,还应当每日对公平秤的计量性能进行核查,确保其准确可靠。

3月14日,记者电话咨询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公平秤的规范自2014年开始实施,目前仍有效,消费者如遇市场内缺少公平秤或公平秤用不了等情况,可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反映,工作人员会根据具体问题,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记者手记

小秤依然有大用

在记者探访过程中,并非所有市场都找不到公平秤或公平秤没法用。在通州区八里桥农产品批发市场,小小公平秤就颇受居民好评。“有台公平秤在门口放着,心里踏实!”“感觉拿不准就称一下,买得放心!”

周末的八里桥市场热闹非凡,充满了“烟火气”。记者一走进水产品禽类厅就看到摆放在门口的公平秤,墙上不仅贴有显著的标识,还留有监督举报电话。短短5分钟里,就有三四拨居民拎着刚买的食材前来复秤。居民刘女士买了不少涮肉和火锅丸,打算趁周末全家人一起吃火锅。“这市场每个区都有一台公平秤,我觉得分量拿不准的时候,就会过来称一下。”她说着,熟练地把丸子放到秤盘上,选择产品种类,随即屏幕上显示出重量和价格。看到和自己的付款金额相差无几,刘女士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前来称重的几位居民都表示,公平秤就放在门口,走的时候随手一称,买东西不怕吃亏。

调查公平秤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只要有公平秤的生鲜市场,公平秤与商家的电子秤的称重结果几乎分两不差,连小数点后两位都一模一样。一位水果摊老板拍着胸脯说:“你就放心买,有公平秤‘把关’,我们肯定讲诚信!”

然而有些市场竟然把公平秤闲置起来了,管理员辩称:“现在来复秤的人很少。”这显然不能作为收起公平秤的理由。即使少有人用,只要显眼位置摆着公平秤,对所有商户就是一个有力监督。小小一台秤,既是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面临称量纠纷时具有裁决作用的衡器,也彰显着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的商业美德和经济准则。市场管理者应当利用好、管理好公平秤,维护消费者利益、营造诚信经营环境,让小秤持续发挥出大作用。本报记者 鹿艺佳

温故

公平秤“称”了数十年诚信

1993年8月8日本报刊登一张题为《公平秤前讨公平》的照片。

“一台公平秤摆在桌子正中,两边放着意见簿。手提老母鸡的顾客向评议台走来,工作人员一面亲切地招呼顾客,一面把鸡放在秤盘上,准确地报出分量和价钱,顾客满意地点点头,高高兴兴走出菜市场。”这是1979年11月3日《北京日报》刊登的《让顾客买东西放心——访西单菜市场》一文中描述的场景。

担心商户在秤上做手脚,市民曾一度习惯于揣个弹簧秤买菜。公平秤正是为了整治缺斤短两的市场乱象才应运而生。当年,“公平秤”频繁出现在报纸上。《努力做到计量准确买卖公平》中提到,北京部分商店设立公平秤,顾客买完商品可以核实分量,对商店进行监督。《公平秤上见分晓》报道顺义八个集市上设立了公平秤、公平磅,减少了买卖双方的矛盾。

从北京到全国,当时的消费者都曾受到缺斤短两的困扰。国家计量总局1980年12月12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计量管理部门,协助商业主管部门加强基层商店的计量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计量监督管理制度,在基层商店和集市设立公平秤、公平尺,便利群众复核。1983年国务院发布《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健全各种服务设施。城乡集市要普遍设立公平秤。

根据2014年的报道,当时北京市区内有较规范的农贸市场374家,在用计量器具4万余台件,但仅设置公平秤429台件,配比率约为100比1。2014年10月1日,北京《农贸市场公平秤设置与管理规范》正式实施。此后两年内,公平秤的配置加速落实,2016年3月的报道提到,全市229家农贸市场中已有170家按照标准要求配置了公平秤,覆盖本市74%以上大规模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

数十年来,公平秤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让无数消费者能够踏实购物,2014年《规范》的出台,更让公平秤得到普及,据统计,关于农贸市场电子秤的投诉,2015年比2014年下降了71%。一台小小公平秤,数十年来,不断监督着市场秩序,促进诚信经营。这样的公平秤应当继续称下去。

来源:北京日报 | 记者 鹿艺佳 陈圣禹 孙延安

流程编辑:U016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