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李公麟《孝经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北宋知名学者、政治家王安石(1021年至1086年)的父亲王益(994年至1039年)中进士第。此后,王益在多地任职。每次工作岗位变动,王益都会将父母带在身边以便“孝养”。这种习惯做法只有一次例外:当时政策规定,官员前往偏远地区任职时禁止家庭成员陪同,因此王益去四川新繁赴任时父母没能与其偕行。与父母天各一方,让王益的情绪萎靡不振。在任新繁知县期间,王益日夜思念父母,以致经常黯然流泪,很少参加同僚聚会。

11世纪30年代中叶,父亲去世,王益居家丁忧,之后通判江宁,这是王益生前最后担任的官职。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王益病逝于江宁府任上。王益去世后,妻子吴氏及七个儿子为他尽心服丧三年。因为昼夜不停地哭泣、每日粗茶淡饭且沉浸在对已故亲人的无尽思念中,王家所有人都日渐消瘦。在长诗《忆昨诗示诸外弟》中,王安石回忆道:精神流离肝肺绝,眦血被面无时晞。母兄呱呱泣相守,三载厌食钟山薇。

丧期过后,王安石兄弟集中精力应举,没有立刻将王益下葬。一直到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即王益去世十年后,他才被安葬在江宁,而非归葬于家乡临川的祖茔中。王益被葬于江宁,最终将江宁确立为吴氏和王安石兄弟的“新家”。

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吴氏在开封去世。安葬完母亲后,王安石继续在江宁服丧。根据一则笔记故事记载,经历丧亲之痛,以及长时间睡在藁秸上,王安石的身体变得异常虚弱,骨瘦如柴。再加上王安石身穿粗布丧服,他看起来像个老兵。王安石的两个弟弟同样恪守孝道。王安礼(1034年至1095年)“庐墓”刺血抄经,为亡母祈福的行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没有涉及王益父子的仕宦经历、学术成就以及社会文化活动,上述两则王家两代人的生活集中讲述了王家两代男性如何履行其重中之重的家庭职责:孝亲。父母生前,王益父子都曾精心侍奉;父母亡故后,他们虔诚服丧,循礼处理丧事。基于这些表现,王家父子的墓志铭撰者和同时代人都称赞他们是恪守孝道的典型。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没有什么思想和理念比孝更深入地渗透进社会、政治和文化中了。不可忽视的是,在成为孝子的过程中,王家男人们不得不兼顾他们的家庭责任和事业追求。从仕与履行家庭责任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在王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家的故事表明,大范围的士人地域流动极大地影响了士人居丧和养亲的行为,以及葬礼和纪念模式。而王家的经历在其北宋士大夫同侪中绝非罕见。可以说,北宋士人都曾在努力践行对父母和家庭的义务与满足他们问学和求仕的需要之间多方尝试,希望寻求一种平衡。这一努力的结果就是,北宋朝廷及士人在发扬前代的孝道理念和提倡新的孝道“标准”实践方面都以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度参与其中。

(摘自《家庭·乡里·朝堂:北宋士人与孝道》,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原标题:北宋士人崇孝与从仕)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张聪

流程编辑:u027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