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宇宙浩瀚无垠,却只有一个人,曾与你无私分享过脐带与心跳,那就是——母亲。母亲节将近,不妨跟随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母亲节的历史与细节,品读这从古至今道不尽的爱与感恩。

母亲节早已出现在人类文明中

现代母亲节设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距今不过一百多年。人类对母亲的情感纽带源自天然,迸发的时间甚至早于人类的文明史。年轻的现代母亲节,与这段无穷无尽的人类情感历史相比,时间占比似乎微不足道,但如果从节日的嬗变来说,母亲节早已出现在人类文明中:节日的源头可以是原始崇拜、祭祀活动、历法节气,以及宗教神话。最早的母亲节就从东西方的神话开始,为了纪念象征母亲的女神。

对于古希腊人来说,每年1月8日是他们的重要节日“春节”,更是他们纪念神话里的众神之母瑞亚(Rhea)的节日。瑞亚作为大地女神盖亚和天空之神乌拉诺斯的女儿,属于第二代希腊神祇,其名字有“流动和轻松、自由”之意,因此也被称为“时光女神”,代表着永恒的时光流动。传说中,瑞亚出现时,常有两只狮子伴随左右,而她最出名的故事,是诞下并设法保护了自己的孩子——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亚这些大名鼎鼎的奥林匹亚诸神,因此瑞亚有了“众神之母”“母亲神”的美称。古罗马人延续了古希腊人对“众神之母”的崇敬,节日的庆祝活动规模日渐扩大,常常持续三天之久。可惜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败,该节日的风俗也湮灭于历史之中。

母神是对人类母性光辉的高度浓缩,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希腊人纪念瑞亚的“母亲神”节,也可以被看作是最古老的母亲节。这种源自母神神话的节日在东方同样得以体现——流行于中国北方及客家文化里的“天穿节”,纪念的对象是上古神话里的女娲。相传女娲以泥土仿照自己捏土造人,还从昆仑山炼出五色石补天,被华夏民族视为创世母亲。最早关于天穿节的文字记载,来自东晋《拾遗记》:“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煎饼置屋上,曰补天穿。”除了系煎饼、甜粄扎针(妇女在此日把圆块的甜粄以油煎后,于其上扎针,也有“补天穿”之意),天穿节还是中国民俗节日中唯一由家庭主妇担纲祭祀的民俗节日。

古代母神节与现代母亲节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表达对母神的崇拜之意,而后者则回归现实个体,更多对身边的母亲表达尊敬和感激之情——古已有之的“省亲”假,就包含了这样的形式与情感。每年的四旬斋的第四个星期天,是英国的母亲节,节日的源头可以追溯至欧洲中世纪。中世纪时,一些穷人家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贵族家里帮佣,为了讨生活,以学徒的形式寄宿在主人家里,终年忙碌。在每年大斋节的第四个周日,主人会给住家仆人放一天假,鼓励他们回家和母亲团聚,这一天又叫省亲星期日(Mothering Sunday),也可以视作母亲节。省亲星期日里流行为母亲献上一种由鸡蛋、果仁和蛋白杏仁制作而成的小甜点。之后这个节日在欧洲逐渐普及,人们通过庆祝活动表达对赋予他们生命的母亲、保护他们免于伤害的精神力量的感谢。

与英国的省亲星期日类似,我国自古也有省亲的礼俗,如《红楼梦》里的元妃省亲。不过相比英国回家主要探望母亲,源自周代、兴起于汉代的我国古代省亲主要是归家探望父母,有时也包括拜觐其他尊亲,又称作“归省”“归宁”“觐省”“拜觐”。虽然没有将个体的母亲作为节日的焦点,但奉行孝道的儒家文化里一直少不了对母亲的赞美。历史文化中流传的著名母亲有“孔母授学”“孟母三迁”“徐母大义”“陶母退鱼”“欧母画荻”“岳母刺字”等,可以说,每一个伟大的灵魂背后都站着一位闪闪发光的母亲。母亲不仅赐予生命,更有养育之恩。《诗经·邶风·凯风》里吟唱:“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诗句以儿子的口吻,把母亲比作温暖的南风,把儿子比作酸枣树的嫩芽,赞颂母亲养育的辛苦与善美。

关于母爱的颂歌最广为流传的,或当属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还写过一首《游子》:“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早在康乃馨成为国人母亲节的赠花之前,中国就有了自己的“母亲花”,即诗中提到的萱草花。萱草花又名谖草,谖有忘之意,又名“忘忧草”。关于萱草的最早文字记载,来自《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后人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北堂指的是母亲,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以此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因此母亲的居室又被称为“萱堂”,母亲的生日被称为“萱辰”,有时还以“萱草”借指母亲,母亲别称“萱亲”。

岳母刺字

契合了中国的孝道文化

如果说母亲节的雏形来自对女性生育奉献的赞美和敬仰,现代母亲节的诞生,则缘自母亲但不止于母亲——她不仅爱自己的孩子,还关心普天之下的孩子;她不仅照料家庭,还投身于社会公益。安娜·玛丽·贾维斯(Anna Marie Jarvis)的妈妈安娜·查韦斯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母亲。美国南北战争时,查韦斯夫人从事和平运动,照料了不计其数的伤员,也见证了许多年轻生命的告别。1876年,南北战争刚结束,战争之殇的阴云还笼罩在无数家庭心头,安娜·查韦斯夫人在美国国殇纪念日发表演讲说:“内战中失去了多少士兵,就有多少母亲为之心碎,这些母亲是伟大的——希望将来能有一个纪念母亲的节日,纪念她们所奉献的一切,不光为家庭,也为社会。”她祈祷:“但愿在某处、某时、某刻,会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纪念和赞扬美国以及全世界的母亲。”

母亲节创始人安娜·玛丽·贾维斯

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印刻在小安娜的心底,包括那次演讲。1905年5月,查韦斯夫人去世时,安娜已经四十一岁,她在悲痛之余决心实现母亲生前的愿望,设立母亲节。为此她不断写信给各界社会名流,呼吁开设一个引领全社会关爱母亲、感恩母亲的节日。1908年5月12日,是当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也是安娜的母亲查韦斯夫人去世三周年的日子,当地应安娜的请求,举办了一个针对母亲的仪式,也以此纪念查韦斯夫人的良善行为。仪式上,安娜用母亲生前最喜欢的花——康乃馨做装饰,之后康乃馨也成为母亲节的节日花。1910年,在费城州长的支持下,以类似形式表达对母亲感激之情的仪式在费城举行;1911年,纪念母亲的庆祝活动从费城出发,在美国各州广泛开展起来;1912年,母亲节国际协会在美国成立;1913年5月,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号召联邦政府的所有官员在五月第二个周日佩戴白色的石竹花;1914年,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法案、颁布公告,正式将每年五月第二个周日的母亲节定为国家节假日。

安娜的愿望仿佛实现了,又似乎没有,因为在她早期的设立倡导里,在原本母亲节的日子里,子女们会给母亲亲笔写信,以表达情意。然而贺卡公司首先从母亲节的潮流中嗅到商机,大量印制有祝福语的贺卡售卖,分得了一大杯羹。安娜为此感到愤怒,她认为信应当亲手来写,花钱买印刷的贺卡只是懒惰的借口。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图案选自美国画家惠斯勒的名画《母亲的肖像》。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端坐,平静欣赏着面前花瓶中的一束康乃馨。自此,康乃馨成了象征母爱之花,人们会在母亲节这天佩戴康乃馨,红色康乃馨送给在世的母亲,白色康乃馨则是为了纪念过世的母亲。年复一年,鲜花公司在母亲节这天卖出的康乃馨也越来越多。送母亲鲜花、贺卡、甜点、带母亲去餐馆、送礼物……到了1920年,母亲节的庆祝方式与当今已十分接近。

美国首次发行的母亲节纪念邮票

如今美国在母亲节这天大约能卖出1.5亿张贺卡,年销售金额超过6.5亿美元,鲜花的销售额在母亲节前后则达到20亿美元,美国人在母亲节的平均花费是120美元,总计140亿美元。安娜那时的母亲节消费总量是多少,已经没有数据统计,但到了1924年,母亲节的商业化已经让安娜感到震惊和愤怒,她甚至屡次请愿,要废除母亲节。1930年,她因为扰乱母亲节康乃馨的销售秩序被逮捕,此后余生,母亲节的创始人安娜都在为废除母亲节作斗争。让人难过的是,安娜于1948年离世,没有能留下为她纪念母亲节的子女,但由她倡导的母亲节,却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如今一年中几乎每个月,世界上都有某个国家在过母亲节,虽然他们过节的日期不一样——有16个国家在3月8日过母亲节,19个国家在3月21日过母亲节,超过80个国家在每年五月第二个周日过母亲节。母亲节,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

近代以降,国事多艰。中国诸多通商口岸开放以后,母亲节的理念随着外来文化一起进入中国,既契合了中国的孝道文化,也代入了对祖国母亲命运的深厚情感。如火如荼的时代背景中,新文化运动兴起,提升妇女地位的呼声也日渐高涨,种种浪潮汇聚,构成中国母亲节萌发的背景。1926年,浙江双林的彭茂欣主导了母亲节的纪念仪式,引导参与仪式的人们诚示“孝道之善法”,拉开了中国母亲节的序幕;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母亲节得以热烈庆祝的所在地,妇女节制会成了节日推行的有力举办者:1932年,上海妇女节制会在八仙桥青年路举办了母亲节纪念会;1933年,在沪大再次举办母亲节同乐会活动,包括“一摇铃开会、二儿童就座、三母亲就座、四宣誓、五主席致开会词、六演说、七音乐‘国耻新山歌’、八表演”等内容。

如果说早期中国母亲节的庆祝活动还局限于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母亲节则逐渐为中国内地的城市所接受,年复一年,节日气氛愈浓。如今,每逢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全国各地都会以各种方式为母亲献上祝福和陪伴,以此感谢母亲长久以来辛苦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更有年轻一代跳出节日的仪式感,重新审视母亲的身份和需求,身体力行不光是在母亲节这一天,而是在每一天。为了母亲,衍生出创造更多的女性就业机会、完善母婴室、提倡弹性工作时间,以及慈善募捐、志愿服务等方式,关爱更多的母亲。

大千世界

世界各地如何庆祝母亲节

世界各地许多国家都有母亲节,虽然节日的时间和庆祝方式不同,但对母亲的爱的表达同样浓烈。

母亲节的第一庆祝要务是让母亲欢喜,赠送母亲鲜花和礼物、让母亲从家务中解放、举办文娱活动,都是表达的方式。埃及的母亲节设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每逢这天,全国的孩子们都要给母亲赠送鲜花和礼物;每年4月5日是印度的母亲节,母亲们在这天身穿五彩缤纷的纱丽,走上街头尽情歌舞;同样身着盛装、抱着孩子在母亲节这天举行游行庆祝活动的,还有每年5月29日的中非共和国母亲节。

除了庆祝,母亲节也是子女向母亲表达感恩的节日。中国的母亲节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展开,学校会在这天组织学生们以各种方式向母亲说“谢谢”;每年的8月12日是泰国的母亲节,节日期间会评选“优秀母亲”,成千上万的儿女手持洁白的茉莉花作为“母亲之花”敬献给母亲,以表达感激之情。

有的国家会在母亲节这天给母亲“力量”:瑞士每年1月1日至4日为“妇女掌权日”,家庭一切大权由妇女掌管;希腊英诺克莱西亚镇每年的1月8日是“妇女接管日”,这天由妇女接管镇上的领导权;在德国每年的狂欢节里,另有妇女们的专门活动——“女人节”。这天,妇女们冲进市政大厅办公室,坐上办公桌,以表示妇女接替政权。

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各种鲜花礼物,俄罗斯母亲节的表达方式则更为直接:设置了物质和现金奖励。俄罗斯将每年11月的最后的一个星期日作为母亲节,全国各地都会在母亲节这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并评选“优秀母亲”,养育多个子女的母亲还会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比如提高退休金或者帮助其住房环境得到改善等。

寻根溯源

古人对母亲的“花式”称呼

在多国语言体系中,呼唤母亲的发音几乎都一样——妈妈。普天之下襁褓中的婴儿,在人世间学会的第一个词也都一样——妈妈。有时候,我们尊称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长的她为“母亲”,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亘古不变。那么,在我国,古人又是如何称呼母亲的呢?

“母”字源自甲骨文,春秋《论语》里即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然而“母亲”一词的出现却要等到汉唐代以后,如《后汉书》里所述:“(袁)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又如《太平广记》卷一六二引唐王毂《报应录·刘行者》之语:“﹝行者﹞告云,家有母亲患眼多年,和尚莫能有药疗否?”

萱草

除了“母亲”,汉代还亲昵称呼母亲为“阿母”,如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说:“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在此之前,先秦时期对母亲的称呼既有《诗经·邶风·凯风》里的“母氏”,也因古时士大夫家的主母多在北堂起居、堂前庭院常种植喜欢潮湿的萱草,故有“堂”“萱堂”“北堂”之称,如《诗经·疏称》里的“北塘幽暗,可以种萱”。

魏晋时,对母亲口语化的称呼为“娘”“阿娘”,如《古乐府》中的“不闻爷娘唤女声”。南北朝时,对母亲的称呼有“家家”“阿家”,如《北齐书·南阳王绰传》里的“绰兄弟皆呼父为兄兄,嫡母为家家,乳母为姊姊,妇为妹妹”。

而“妈”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三国《广雅》中:“妈,母也”;宋代《鸡肋编》也有:“今人呼父为爹,母为妈,兄为哥。”现代汉语中,“妈”逐步取代“母”与“娘”,成为最主流的对母亲的称谓。但无论称呼如何变化,母爱与对母亲的深情自始不变,“妈妈”这个词,永远触动心弦。

本版部分供图: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艾栗斯

流程编辑:u028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