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国际义士,在1937年南京的至暗时刻,以担当、坚守与抗争诠释了人性的光辉。他们来自不同国家的各行各业,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枪口和刺刀,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无数南京民众。他们中,有人秘密拍下日军暴行影像;有人悄悄用文字记录日军罪行;有人勇敢撰写新闻报道,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今天,“他们当时在南京”系列人物专题报道,为您讲述第二篇《魏特琳:她一生未育,却有一群孩子……》。

图表资料来源:张连红、王卫星、刘燕军、杨夏鸣著《南京大屠杀国际安全区研究》

她是明妮·魏特琳(中文名华群)。1912年她从美国来到中国,长期任教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屠杀期间,她多次张开双臂,挺身在前,护卫身后的妇女儿童,就像抱窝的老母鸡带着小鸡那样,保护着难民。

今天是母亲节,也是明妮·魏特琳的忌日。

她一生未育,去世时曾留下遗言:

“假如我有两个生命,仍愿意选择为华人服务。”

今天,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女性。

危难时刻,坚守南京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此时的魏特琳正在中国山东青岛休假。她立即设法返回南京,并在南京遭遇空袭轰炸期间一直留在城内。

她认为自己应该留守校园担起责任和使命,保护她的“孩子们”。

“晚上九点,美国大使馆的信使送来了一封信,他们要求所有男人和妇女撤退……我觉得我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十八年的经历,以及与邻居十四年的交往经验,使我能够担负起一些责任,这也是我的使命,就像在危险之中,男人们不应弃船而去,女人也不应丢弃她们的孩子一样。”

——《魏特琳日记》1937.8.27

“在我和凯瑟琳进行了短暂的商量之后,我们俩都向大使馆表示,我们将同我们的同事在一起,在这种时候,我们认为自己会发挥很大作用。我们还清楚地表明,我们是自愿冒险留下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不愿以任何形式使政府或是学院感到他们对此负有责任。”

——《魏特琳日记》1937.9.20

回到校园后,魏特琳立即着手准备,使校园成为收容妇女儿童的难民收容所。南京沦陷之前,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就开始陆续接收难民,大量的妇女儿童开始涌入校园。魏特琳后来回顾说道:“我们宁可在未来面对破损、玷污的四壁,也要为这些来我们学院的妇女儿童提供人道的服务。我们绝对不能对他们关上大门。”

魏特琳女士(前排左四)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收容所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挺身而出,保护妇孺

12月13日,日军入城后,开始了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在恐怖笼罩期间,大量妇女儿童蜂拥来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魏特琳挺身而出,用她那高挑的身躯,在校园内守护中国女性不受日军的伤害,为南京数以万计的妇女儿童,建造了一个诺大的诺亚方舟。

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避难的妇女儿童

日军进城后,每天都会有日本兵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抓人,强奸妇女、抢劫钱财。他们不仅从学校的大门、侧门强行入内,还有翻越围墙进校园,更有夜间从学校低矮的篱笆上爬过来,搜捕妇女强奸。

魏特琳整天在校园里巡逻,并安排外籍男士轮流守夜,防止日本兵来搜捕妇女。不少日本兵因此恼怒,拿着血迹斑斑的刺刀威胁她;还有的狠狠地抽魏特琳的耳光。她有时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无辜女性,在她面前被带走,被强奸,被杀戮……

“我看见两个日本兵在中央楼前推门,坚持要求把门打开。我说没有钥匙,一个日本兵说:“这里有中国士兵,日本的敌人。”我说:“没有士兵。”和我在一起的李先生也说了同样的话。他们打了我一记耳光,也狠狠地打了李先生,坚持要开门……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情景:人们跪在路旁,玛丽、程夫人和我站着。枯叶瑟瑟地响着,风在低声呜咽,被抓走的妇女们发出凄惨的叫声。”

——《魏特琳日记》1937.12.17

“一大早,神情惊恐的妇女、年轻的姑娘和孩子就潮水般涌了进来。我们只能让她们进来,但没有地方安置她们。我们告诉她们只能睡在露天草地上……这些天,我整天都在校园里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大声地说:“这是美国学校!”大多数情况下,这足以让日本人离开,但有时他们不理会,并凶狠地盯着我,有时还对我挥舞刺刀。”

——《魏特琳日记》1937.12.18

“上午其余的时间,我都从校园的这一边跑到另一边,把一批批的日本人赶走。我去了南山三次,然后又到校园的后面,接着又被急呼到教工楼,据说那里有两个日本兵上了楼。在楼上五三八号房间里,我看见一个家伙站在门口,另一个正在强奸一名姑娘。我的出现和我手上那封日本大使馆的信,使他们慌忙逃走。在我内心深处,我真希望自己有力量把他们揍扁。”

——《魏特琳日记》1937.12.19

在难民所里,许多难民失散了亲人,生离死别的痛苦笼罩着难民营。魏特琳安慰鼓励他们,时常邀请周围的邻居和孩子们参加聚会,给他们胜利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

魏特琳(右一)

“在南画室,大约有一百七十位从中央楼挑选出来的妇女参加了布道会。王小姐教她们唱歌,保罗·唐先生进行了布道……与此同时,我们还为科学楼内九至十四岁的孩子们举行了布道会,大约来了一百五十个孩子。在他们学唱第一句赞美诗“这是上帝的世界”时,非常高兴。他们非常喜欢薛小姐讲的故事。举行这些布道会的时机很好,因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安慰。”

——《魏特琳日记》1938.1.19

“在大礼堂有五百多名妇女聚集在一起,为受难节做祈祷……那四个盲姑娘难民唱了一支特别的歌。这像是一个奇迹,在这些悲哀而烦恼的日子里,她们能够把这生活的气息带给了这么多人。”

——《魏特琳日记》1938.4.15

母性光辉,永远缅怀

长期在恐怖和极大压力的环境下工作使得魏特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1940年春天,魏特琳精神崩溃。不久,魏特琳离开南京,回到美国接受治疗。1941年5月14日,她告别了这个世界。

明妮·魏特琳一生未育,却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人民。

在纪念馆史料陈列厅内,矗立着她的一尊铜像,造型为伸开双臂,保护她身后惊恐万状的中国妇女和儿童。在这尊铜像的上方,镌刻着当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德国友人约翰•拉贝说过的一句话:“魏特琳就像抱窝的老母鸡带着小鸡那样保护着她们(难民)!”

2002年7月20日,魏特琳的侄孙女辛迪·魏特琳及其女儿来到南京,将《魏特琳日记》及100多件珍贵文物史料捐赠给纪念馆。因为明妮终身未婚,而辛迪又是长房嫡系,所以明妮的遗物均由辛迪负责保管。

辛迪表示,她个人认为,明妮·魏特琳的这批遗物,放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最有价值,那些证物资料也会无偿提供给纪念馆进行复制。

辛迪·魏特琳(左一)

日前,小编给远在大洋彼岸的辛迪·魏特琳发去问候邮件,询问近况。

辛迪表示,自己通过明妮·魏特琳留下的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与亲友的信函,了解了当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以及1937年后日军占领南京时的情况。回想自己2002年的南京之行,她看到了历史的真实,也更加理解了曾姑母保护中国难民的善举,理解了曾姑母为何将中国作为自己的家以及中国人民对曾姑母的感情。

在南师大一处树木葱茏的地方,有一座明妮·魏特琳的铜像。辛迪2002年曾来到这里,在铜像前驻足良久。她说:“如能根据曾姑母生前喜好,在铜像前种上菊花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如今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内,魏特琳女士的铜像在郁郁葱葱的浓荫下静静矗立,微笑地面向校园内来往的人们。铜像下方的碑上刻着醒目的四个汉字:金陵永生。

感恩您所做的一切,我们从未忘记。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流程编辑:tf028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