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六乘组简历公布:3名航天员都是博士

景海鹏同志简历

景海鹏,男,汉族,籍贯山西运城,中共党员,博士学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陆军少将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司令部领航主任,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曾任陆军某部队副部队长,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2012年6月,执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同年10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二级航天功勋奖章”。2016年10月,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同年12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一级航天功勋奖章”。2017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八一勋章”。2018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21年,被评为第八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2022年6月,入选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神十六乘组简历公布:3名航天员都是博士

朱杨柱同志简历

朱杨柱,男,汉族,籍贯江苏沛县,中共党员,博士学位。1986年9月出生,2005年9月入伍,200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陆军上校军衔。曾任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副教授。2020年9月,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2022年6月,入选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神十六乘组简历公布:3名航天员都是博士

桂海潮同志简历

桂海潮,男,汉族,籍贯云南施甸,中共党员,博士学位。1986年11月出生,202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9月,作为载荷专家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2022年6月,入选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相关报道:

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迎接这次任务的挑战我非常期待

在这次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当中还有一个新面孔——航天员桂海潮,桂海潮是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担负着在空间站开展大量科学实验的重要使命。总台记者在对他的采访中感受到,专业、细致、自信,是他的最大特质。

正在穿着水下训练航天服进行中性浮力水槽训练的是神舟十六号乘组,其中,桂海潮略显与众不同,这副近视眼镜也向人们透露了他独特的身份。

今年36岁的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2018年5月,我国启动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为满足空间站工程任务需要,这次选拔在航天驾驶员基础上,增加了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两个类别。这个消息对于从学生时代就对航天有强烈探知欲的桂海潮来说,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航天员桂海潮:我在国外学习交流期间,2016年的时候恰好赶上国外有一批宇航员的招募,当时我听到了以后我就在想,要是我们国家也能把航天员的招聘面向社会的人员开放那该多好,没想来一转眼,回来刚工作半年就收到这么一个消息,所以说报名的时候是想都没想,毫不犹豫就向我们学院的人事老师报名了。

桂海潮经过层层选拔,从众多报名参选的人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中4名载荷专家其中之一。载荷专家与以往从飞行员中选拔的航天员不同,他们拥有更加专精的技术方向,但是作为航天员,他们从选拔到训练,对体能的要求非常苛刻。

航天员桂海潮:我们载荷专家选拔的时候通过的测试是6个G的超重,但是最终的训练目标是要达到8个G,刚入队的测评当中,呼吸对抗的动作也不是很在节奏。另外一个项目是转椅,每一次在做完转椅科目以后,走路都感觉到天旋地转的。通过请教教员,找经验,在每一次体训课之后都安排了一些自己的加练,学习飞行员他们训练的一些方式,增加自己前庭的耐受性,增加它的刺激,那到今年测试的时候,也是达到了一级的水平。

按照航天员训练大纲,第三批航天员需要开展八大类、百余项的训练。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要完成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对桂海潮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航天员桂海潮:沙漠野外生存训练,你需要独立地生存两天,而且完成规定的任务。再有是这个狭小密闭环境当中进行了72小时的睡眠剥夺实验,你要保证自己不要睡着,同时心理和情绪状态要稳定。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但是真正做下来了以后你会发现,自己身上原来具备这样的潜能,也同样的是这样的这个科目,让我们对于未来长期的太空生活和工作有了心理上、信心上的一个建设。

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载荷的进出舱也越发频繁,神舟十六号在轨任务期间,桂海潮要和景海鹏、朱杨柱一起,完成空间站一些舱外子系统设备的出舱、安装,以及暴露载荷在外太空高辐射、高真空、原子氧的环境当中进行实验和研究。

航天员桂海潮:从最早的潜水训练到基本的通用的作业能力训练,再到面向具体的作业任务的专项的一个出舱程序训练,包括水下的部分,水下主要是作业技能、操作技能,再有就是出舱程序,再有就是虚拟现实,多种手段、多种训练方式的结合,让我们快速掌握了这样的一个技能。

作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载荷专家,桂海潮有着丰富的实验室经历,在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领域成果丰硕,在SCI发表了二十多篇学术论文,这些学术研究也为神舟十六号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航天员桂海潮: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以后,科学实验项目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还有的专业性操作的技能要求的程度也比之前大幅提高,形成这样的一种职责分工以后,可以有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情,保证在长期飞行的过程当中,这么大数量的科学载荷、科学实验更加稳妥、可靠,提高我们的成功率。

厚积薄发,对于即将到来的5个月的太空之旅,桂海潮充满了期待。

航天员桂海潮:到今天为止,我觉得从身体上、心理上、思想上我都准备好了,迎接这次任务的挑战,而且也非常期待,进入我们国家的空间站。太空这样一个独特、神秘的环境里面,我觉得我特别想把这一次的任务当成一个发现之旅,再有就是太空这么美丽的观景的平台,那么好的角度可以看一看我们地球,看看山川、看看海洋、看看星空。我也期待能够在这样壮美的环境当中放飞自己的思绪,畅想任何可以想象的东西。

(原标题:神十六乘组简历公布:3名航天员都是博士)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TF099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