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档案馆推出“最美中轴线”主题展,一幅长卷展示了中轴线上的古建筑。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昨天是国际档案日,北京市档案馆“最美中轴线”主题展和“立心铸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北京篇章”展同日亮相,通过文件、照片、实物及视频等一系列档案史料,带领观众感受一场“档案文化之旅”。
走进“最美中轴线”主题展,全长约7.8公里的“京城之脊”缓缓展开卷轴。展览共展出300余份档案资料,从哲思之美、建筑之美、生活之美、传承之美4个部分,发掘中轴线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助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
穿越千年时空,中轴线上的古建筑已经成为了凝聚历史文化的艺术品。展览中,一组官式琉璃瓦,展现了中轴线建筑独特的色彩。黄色的向日葵琉璃瓦,象征向阳而生、欣欣向荣;绿色琉璃瓦多用于王府,寓意生长;青色的琉璃瓦常用于皇家祭祀建筑,以烘托天的神圣感……中轴线建筑不同色彩的隐秘寓意被揭开。现代科技的加持,也让展览“活起来”——“这是一组上世纪90年代中轴线上遗产要素的照片,观众可以戴上立体眼镜,感受建筑的历史原貌。”档案馆展览陈列处处长王贞介绍。
领略过中轴线之美,观众可移步到档案馆二层,“立心铸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北京篇章”展览在这里亮相。展览分为建党精神、抗战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劳模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10个板块,通过400余份文件、照片、实物等档案史料,讲述北京地区60余位英烈、劳模、榜样的先进事迹。
展览中,一件白大褂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察。这件白大褂虽看似普通,但凑近细看能发现两个兜口被针线紧紧缝死——为谢绝患者送“红包”,白大褂的主人、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将衣服兜口缝住,因此他也被患儿家长亲切称为“缝兜大夫”。他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的精神通过这个小细节体现出来。展现工匠精神的兰花大瓷碗、抗疫医护人员签名的防护服、鲜红的北京市劳动模范绶带……每件展品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国际档案日期间,市档案馆的档案库房也揭开“面纱”,邀请观众体验一场“库房寻踪”之旅,通过展示不同载体的档案实体的保管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了解档案管理的实际场景。该馆还面向社会开放了9个全宗共24398件档案,包括北京市上下水道工程局1954年至1966年档案、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49年至1975年档案等。
(原标题:市档案馆上新两大主题展览)
来源:北京日报
实习记者 何蕊
流程编辑:u007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