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简称“十四冬”)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幕,这也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后首个全国冬季项目综合性体育赛事。为保障赛事的顺利举办,北京派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青年志愿服务团,其中包含30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们被亲切地唤作“小雪团”,将在竞赛服务、观众票务、媒体服务等岗位上工作。

北京大学生志愿者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观众票务等岗位上服务

大年初四,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大四学生牛凯晨就随志愿服务团从北京出发赴内蒙古,为“十四冬”赛事志愿服务做准备,“我们参与了赛会知识、礼仪常识等系统培训,提前在速滑馆、冰球冰壶馆、主媒体中心等地多次踏勘,熟悉观众和运动员的每条行走路线,了解岗位职责。”牛凯晨说,自己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这是他第二次没能回家过年;第一次还是2022年春节,当时担任了北京冬奥会志愿者。

30名大学生中,超九成志愿者和牛凯晨一样,有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经历。从燃烧的“小雪花”到“小雪团”,他们的服务工作有不少共通点。“两次志愿服务我都是在场馆担任票务工作,也从引导‘小白’变成了调解‘能手’。”牛凯晨笑着解释,他的工作更多是和观众打交道,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比如,大家在排队检票时可能产生急躁情绪,我会主动给他们递上一杯水或一片暖宝宝,对观众进行安抚和心理疏解。而这些贴心的做法也是在北京冬奥会服务岗位上学到的宝贵经验。”

 

两年前的2月14日,中国传媒大学研一学生徐天然在北京冬奥会志愿者之家度过了自己的21岁生日。两年后,她又在“十四冬”的志愿服务岗位上再次许下生日愿望:“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去更多地方,认识更多朋友。”她说,虽然没能和家人一起过生日,但老师给她准备了水果蛋糕、丰盛的蒙餐和生日礼包,还有同样热爱志愿服务的同学们为她唱歌庆祝,让她在异乡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介绍,30名大学生志愿者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5所北京高校。为应对当地寒冷天气,北京团市委、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为志愿者配备了羽绒服、手套等御寒装备,还普及了冰雪运动常识和自我防护知识,组织赛事专业培训、应急技能训练、体适能比赛等活动,帮助志愿者顺利完成本次服务任务。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何蕊

流程编辑:u027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