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众越来越爱看国产电影。据国家电影局最新统计,截至2024年5月5日,电影市场全年总票房突破200亿元,国产片份额占比超八成。此前,国家电影局在公布2023年中国电影行业重要指标时也提到,2023年电影市场票房过亿元影片共73部,其中国产片多达50部,且票房排名前10位均为国产片。
10多年前,大投资、大制作的美国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电影市场地位显赫甚至呈票房“碾压”之势。而今,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实现了国产电影压倒性优势,这说明了什么?
从供给侧看,我国电影创作生产日益繁荣,实现了“量”“质”齐升。近年来,国产片不断涌现爆款佳作,既有高水平工业大片,又有高科技视觉奇效,也有原创性故事。国产片的观赏性、思想性、观众满意度不断上升,带动大众观影热情持续高涨。
从需求侧看,国产片挑大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观众审美需求变化。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逐渐成为观影主力,他们对看电影的需求不再只是追求感官刺激,而是更看重情绪价值。讲好中国人自己的故事,与当下观众建立情感连接并引发共情,是国产片赢得观众的关键。电影企业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洞察观众需求,成功实现了与观众的双向奔赴;观众在互联网上围绕影片话题的解读与讨论也形成口碑效应,进而反哺票房。
近年来,以好莱坞为主的商业类型片创新乏力,呈现题材同质化、套路化趋势,令中国观众出现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一些好莱坞商业大片要么靠视听刺激取悦观众,要么靠续集收割粉丝,难以打动中国观众,一些以往的大IP、大制作,越来越难在中国市场掀起水花,这也为国产片腾出了巨大票房空间。
在看到国产电影可喜形势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理性,既要认清优势,也要正视差距。要看到,国产片在排片数量、发行方式等方面比进口片有更大优势,好莱坞完备的电影工业与电影制作模式仍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国产电影不断进步,也需要强劲的竞争对手。从2017年到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头部影片中,进口片占据一半。经过激烈市场竞争,进口片非但没有打垮国产片,反而刺激了国产片不断提高质量水平,绽放更强大的生命力。
要更好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有14亿多人口,但进电影院观影的观众数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中国观众群体多样,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水平,需求各不相同,下沉市场的崛起、社交属性的凸显、女性观影比例的上升,都为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要探索更多细分类型和题材,用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观影需求,推动电影市场持续增长。
要加快推进电影工业化进程。电影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必须借助高科技成果、规范性流程,才能保障创作生产的高质量完成。随着我国电影市场规模扩大,观众期待值提高,必须持续推进电影工业化体系建设,紧跟国际电影制作发展趋势,增强电影科技实力,为在大银幕上讲好中国故事增添更大底气。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姜天娇
流程编辑:u060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