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午,《棒棒大狮·鼓舞京城》情境视听交响音乐会结束,保利剧院人潮喧嚷。离场的观众迎面涌来,敏锐些的人会很快觉察出一丝异样:有的孩子明明身形不矮,却还是紧紧牵着父母的手,紧蹙的眉宇间带着一点不安,也有的孩子是明显的特殊面容。往日里,他们的身影很少出现于剧场这样人流密集的公共场合,但这一次,第34个全国助残日当天,在家长和老师的陪伴下,近400名听障、视障、心智障碍的青少年以及300名来自蒲公英中学的学生携手走进了艺术的怀抱。

《棒棒大狮·鼓舞京城》情境视听交响音乐会童趣满满。本报记者方非 摄

据悉,这次观演是北京中艺艺术基金会主办的“爱乐传习——中艺名家进校园·在剧场感受艺术魅力”公益专场活动。去年,类似的公益行动已经为北京健翔学校、北京盲人学校、石景山区培智中心学校等需要特殊关怀的同学们送去了艺术的抚慰,今年,公益专场选定了童趣十足的情境视听交响音乐会。《棒棒大狮·鼓舞京城》由中德两国作曲家联手创作,故事围绕着擅长中国大鼓的小狮子和它的小伙伴展开,拉二胡的知了弟弟、吹笛箫的小鸽子、弹三弦的小乌龟以及猫咪交响乐团的首席猫等角色接连上场。他们穿行在北京的地标风景里,一边向小观众展示东西方乐器的各自特色,一边将爱与友谊的主题温暖道来。

不同乐器的特色被一一展现。本报记者方非 摄

演出现场,指挥家张冰冰执棒中国电影乐团,乐声中有听得出的温柔与耐心。尽管如此,海淀区融爱融乐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总干事李红全程仍然不敢松懈,“把这么多家庭带出来,坦白说我们确实有一点担心。”但李红很清楚,这些孩子太少有机会走出家门参与主流的社会生活。演出的招募信息发出后,几百个名额迅速报满,5月19日一大早,有家长带着孩子,提前两个小时便赶到了保利剧院。

张冰冰与中国电影乐团。本报记者方非 摄

被理解接纳的前提,是走出来、被看到。为了把孩子们顺利带进剧场,李红和同事、志愿者们做了详细准备:招募时,他们首先提醒家长,注意孩子是否对音乐和相对封闭的空间敏感;开演前取票时,他们在剧场大厅里提前分好3组,保证秩序,不让孩子们因排队而焦躁;演出时,一旦有孩子出现情绪波动,工作人员会及时引导他们离场调整。“所谓的理解与融合,要靠人与人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正常互动来实现。”李红说,对时刻紧绷神经的家长而言,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喘息,“他们需要暂时放下压力与负担,去感受音乐的陶冶与放松。”

李红分享了一些数字,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约有1200万到2000万的心智障碍者,在北京,这样的家庭约有20万个,与普通家庭相比,他们的社会参与机会非常有限。“作为公益组织,我们会努力承担起扶残助残的社会责任。”北京中艺艺术基金会负责人表示。几次公益专场不是终点,未来,基金会将继续举办“量身定制”的艺术活动,让更多急需帮助的孩子体验艺术之美,感受生活之光。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高倩,方非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