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水晶晶的水、水晶晶的天空、水晶晶的日月、水晶晶的星辰、水晶晶的朝云、水晶晶的暮雨……著名作家徐迟在自传体长篇小说《江南小镇》里,一口气用了66个“水晶晶”来描写他的家乡——湖州南浔。不老的运河、广阔的太湖,“携手”编织着“水晶晶”的故事,也缔造了惠泽千年的“苏湖熟,天下足”传奇。

世界丝绸之源 中华茶叶故里

大运河悠长的水路与湖州的乡土交汇,带来了许多繁华的故事。它不仅是经济的命脉,也肩负着文化的传承。

“苍峰北峙,群山西迤,龙腾兽舞,云蒸霞起”,这是元代书画大师赵孟頫在《吴兴赋》中描写的家乡湖州。现在的湖州市博物馆正是按照《吴兴赋》的脉络结构,设计布展了基本陈列《吴兴赋——湖州历史与人文陈列》清远山水、历史概览、富庶湖州、儒雅人生四个单元的展陈。

农耕文明的迅速发展,成就了湖州鱼米之乡的富庶地位,而蚕、丝、绸更是农耕文明之结晶。自古至今,湖州都是一处缤纷柔美的丝绸之府。“湖州是世界丝绸之源,所有的源点就是这小小的一片丝绢残片。”指着展柜中一片长2.4厘米,宽1厘米,颜色灰暗且边缘有些破损的绸片,湖州市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刘小清却显得格外兴奋。他告诉记者,1958年,浙江考古工作者在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了一批丝麻织物。其中,这一绸片出土时尚未完全碳化,被确认为家蚕丝织物。可以说,这片丝绸正是人类利用家蚕丝纺织的最早实例,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湖州钱山漾文化遗址也被正式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丝绸,茶叶同样与中华文化融为一体。“湖州虽然面积不太大,但拥有两项源头级的特产。”刘小清不无自豪地说道。

圆唇直口,丰肩鼓腹,平底内凹。肩饰两道弦纹并横置对称四系,肩部刻一隶书“茶”字,腹部饰印套菱纹和菱形填线纹的组合纹,这件东汉四系印纹“茶”字青瓷罍是国家一级文物,在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均属青瓷绝品。“因为它是我国发现最早带有‘茶’字铭文的贮茶瓮,为中国茶文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刘小清说,“这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值得每名观众为之驻足。”

湖州,堪称中华茶文化圣地。刘小清介绍,世界上首部茶叶科学全书《茶经》就是茶圣陆羽在湖州所著,湖州随即成为中外茶人认可的《茶经》故里、中华茶文化发祥地。湖州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茶经》奉“紫者上”“笋者上”,因此而命名的紫笋茶更是作为贡品经漕运等途径不断进贡朝廷。不仅如此,安吉白茶、莫干黄芽、三癸雨芽等名茶同样是湖州特产。

不管是丝绸之源还是茶叶故里,想要促成湖州富庶的地位,则离不开“跨区域销售”。半天下之财赋,悉经水路而进,古时,河流运输具有运量大、时间快的特点,运输效率比陆路快,所以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就堪比现在的“高速公路”,也是湖州丝绸、茶叶的贸易路。

大运河在湖州境内流经的距离虽然不是很长,但是运河及其衍生的运河水系对湖州丝绸文化、茶文化、渔文化,仓储、港埠、商业的产生、发展,以及沿岸村镇群的崛起都起到重要作用。反过来,这些也成为了湖州运河文化的独特注脚。

頔塘水韵梦回“浔商”年代

頔塘水韵,让多少人梦回古镇。开凿于西晋太康年间的頔塘故道,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大运河沟通南北,頔塘输出内外,运河自古便将南浔与外界连通在一起。而南浔古镇,正坐落于頔塘故道之上。

当时的吴兴太守殷康筑堤岸,“筑堤岸,障西来诸水之横流,导往来之通道,旁溉田千顷。”頔塘历来是江南重要的交通航道、漕运通道和水利设施。千年前的頔塘故道,船队长龙排,轮声日夜鸣,商贾遍地琳琅。

伴着南浔古镇的晨雾轻轻升起,文史研究员陆士虎开始了一天的晨练。“大运河南浔段的頔塘故道和南浔古镇同步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的遗产范围。頔塘故道是完好保存的大运河江南运河支线,反映了江南运河在古代通航时期的原有材料、位置和形态。南浔古镇则反映了城市与运河相伴相生的特点。它们也共同显示了大运河及周边地区发达的蚕桑与农耕经济,体现了运河带来的区域繁荣。”陆士虎说。

南浔古镇地处美丽富饶的杭嘉湖平原腹地,于南宋淳祐年间(1252年)建镇,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江南六大古镇”中文化积淀极深、保存极完好的古镇,被誉为“江南六大古镇的封面”。历史上,被称为“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的巨贾们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座集“大气、文气、洋气、财气”于一体的名宅、园林,留下了南浔古镇一座座中西合璧、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奇观。这里既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小莲庄;又有收藏18万册60万卷藏书,为我国古籍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嘉业藏书楼;还有采用花格门窗、彩色玻璃和法国地砖这些极富西洋风格物件,中西合璧的张石铭旧宅,它们无不诉说着在运河滋养下的城市变迁故事。

诗人韩奕在《湖州道中》写道“南浔贾客舟中市,四塞人家水上耕。棹歌谁唱弯弯月,仿佛吴侬子夜声”。这些诗歌正是对当时頔塘故道的生动写照。湖州南浔古镇现今仍保留着大量与运河相关的历史遗迹,在江南水乡的“青瓦、流水、人家”之间,桥上的石狮、桥下的流水,还有岸边的牛鼻子缆石都有着不会被时间抹去的运河记忆。

南浔古镇曾见证了无数运河上的繁华与变迁。“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土润而物丰,民信而俗朴,行商坐贾之所萃”,陆士虎表示,近代南浔人抓住上海开埠契机,大力发展生丝外贸,形成了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史称“浔商”。“浔商”曾在这里留下辉煌印记。“运河黄金水道,当年就宛若‘高铁’一般。”陆士虎解释,一船物资往往需要几十辆车马才能运输,漕运不仅载重量大还更快。古镇周围那蜿蜒的运河,依然流淌着千年来风华绝代的韵味。

行走在南浔古镇,满眼是树木的翠绿,运河上,船只依然往来穿行,橹声轻响,是岁月的低吟。每一条街巷、每一块青砖,在历史的长河中,都静静地积淀着岁月的诗篇。当夕阳染红了天际,頔塘的水面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在召唤着每一个来人,一同聆听运河故事。

溇港孕育“苏湖熟,天下足”

在湖州,这个与水有着不解之缘的城市,除了大运河延绵不断的滋养,还有来自太湖的“偏爱”,二者共同编织起湖州的“水路”,孕育出“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经由堪称“天下血脉”的运河,数不尽的漕粮源源不断运往北方,支撑起一代代王朝的“国命”。

在夏日的阳光中,湖州的太湖岸边,水面静谧如梦。碧水荡漾,微风轻拂,似乎在诉说着属于这个地方的古老故事。惠泽千年的太湖溇港,从历史走向未来,串联起了太湖的广袤与湖州的秀丽。

在太湖南岸,人们将顺直于环湖大堤方向且纵向位于大钱港以东的河流叫“溇”,纵向分布于大钱港及其以西的河流叫“港”,而横向平行于环湖大堤方向的河道称“塘”。

溇港开挖后,肥沃的泥土被带出水面,为发展农业提供了优越条件。圩田正是在低洼地区四周筑堤,形成“水行于圩外,田成于圩内”的农田。先民们创造性地将河道中疏凿出的土方堆砌成堤,在地势平坦肥沃的圩田内种植水稻,在圩内低洼的沼泽中养鱼,在岸上阡陌种桑养蚕,以蚕沙养鱼,以水中淤泥作为稻田、菜地、桑园的肥料,因而在平原水网地区形成了水陆复合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景观。

由此,湖州构筑了基于溇港圩田的“桑基鱼塘”体系。因为这项工程,太湖南岸约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变成了繁华的都市和肥沃的良田。

作为生于太湖畔长于运河边的湖州人,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社会事务办主任王凌云每次来到溇港中,各种回忆就会浮现在脑海。在王凌云的印象中,儿时的运河很深,岸边的码头人声嘈杂,水面上船只交错往来,一条条长长的船队顺流而去,间或有点点帆影而来,纤夫哼着号子沿堤缓行,身体弯得像一张弓。

王凌云告诉记者,千年来,在这片土地稀缺的水乡泽国中,人们挖塘排涝、种桑养鱼,靠着溇港圩田这项创举,把太湖滩涂变成了富庶的粮仓。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溇港最终孕育出“苏湖熟,天下足”的传奇,湖州开始成为国内粮食主产区,依托溇港而生的村镇寄托着无数人的乡愁。经过历年整治,湖州市吴兴区境内现有31条溇港,成为太湖流域溇港系统发端最早和唯一完整留存的地区。

“溇港圩田虽然是一项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系统,但已稳定运行近2000年,其独特的架构、宏大的规模、科学的设计,代表了农耕文明时代世界水利水运工程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在我国水利史上的地位可与四川都江堰媲美。”王凌云感慨地表示,2016年11月,在泰国清迈举行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7届执行理事会上,溇港圩田还入选了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止步于太湖溇港水畔,仰望那满天的云彩,宛如人间仙境。此时,洒在脸上的阳光温暖而明媚,波光潋滟的湖水映出一片片浮光掠影,仿若梦境。生活在此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一曲幽幽的水乡之歌,吟唱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广阔的太湖、南浔的古镇、不老的运河与灵动的溇港,这份属于湖州的运河记忆将永远熠熠生辉。

运河瑰宝

太湖溇港文化展示馆

 

南浔古镇

 

东汉四系印纹“茶”字青瓷罍

 

太湖泥金

 

丝绢残片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作者:张斌 赵鹏 冯维静

流程编辑:U071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