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民族音乐讲述中国戏曲的故事
由中国煤矿文工团出品,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制作的《古籍里的古曲》系列之民族音乐会《悲喜春秋》,于2024年9月6、7日晚,在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首演。
民族音乐会《悲喜春秋》以元曲四大家及四大悲剧、四大喜剧为素材,通过这些家喻户晓的经典剧作,以合奏、重奏、独奏、戏曲演唱等丰富的民乐表达,引领观众穿越时空,重新感受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与人间百态。音乐会以序曲《悲喜春秋》开场,运用整场音乐会每一首乐曲的片段串联而成,营造烘托起整场音乐会的氛围,让观众感受到从历史深处传来的回声。合奏《云渺雨潇》取材于元曲四大喜剧之一《倩女离魂》。音乐以主题碎片的形式展开,采用丰富的演奏技法与和声变化,体现张倩女对婚姻的自主追求,以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再现了虚实结合的中式浪漫故事。元散曲《天净沙·秋思》以昆歌的形式,唱出了诗人在秋日景情交融中漂泊无定、壮志未筹、凄凉悲苦的意境。胡琴与乐队《昭君》,由胡琴演奏家刘湘倾情演奏,用三把胡琴讲述了王昭君的传奇一生。低音二胡的沧桑、中胡的浑厚与板胡的明亮与激昂,再现昭君告别故土,远赴匈奴的场景。小合奏《西厢记》之”月夜听琴” 描写了月夜张生借琴音向莺莺传达爱意的情景,传递两人爱而不得的忧郁和恋恋不舍的爱意。《程婴救孤》是为古筝、古琴与民族管弦乐队而作。作曲家以元曲《赵氏孤儿》音乐素材作为创作动机,以古筝与古琴对话的形式展现了程婴大义凛然、沉着冷静,充满智慧和毅力的英雄形象。《倚墙头》采用小合奏的形式,开场选用「鹊踏枝」「寄生草」「金盏儿」这三个仙吕宫套曲曲牌,保留仙吕宫清新绵邈的音乐风格。合奏《沉香亭畔》结合了昆曲中南曲的特点创作而成,以婉转、柔美的旋律特点展现杨玉环为唐明皇起舞而歌的情景。《赵盼儿》取材于元曲四大喜剧之一、关汉卿经典之作《救风尘》。乐曲通过幽默诙谐、温婉细腻的曲调,展现了剧中主人公赵盼儿机智过人、勇于斗争的形象。合奏《六月飞雪》选用了河北梆子的唱腔片段,通过板胡三弦唢呐和京剧打击乐的精彩演奏,生动地营造出悲怆而又激昂的氛围。最后一首是唢呐与乐队《单刀会》之“临江赴宴”。这首作品再现关汉卿作品《关大王独赴单刀会》赴宴场景,展示了关羽孤身赴宴的英勇与决绝,唢呐的高亢与乐队深沉交织在一起,仿佛人物与历史的重叠。
音乐会由中国煤矿文工团民乐团音乐总监、国家一级演奏员、指挥刘湘,以及北京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张鸣共同执棒,由中国煤矿文工团民乐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奏员杨阳担任首席,编剧冯必烈撰稿,知名相声演员王玥波、徐涛担任导赏,以关汉卿的视角,带领观众畅游在元代的悲喜故事中。《悲喜春秋》主创团队集结了包括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张忠平,北方昆曲剧院二级作曲张芳菲,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教师刘畅,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喻文烨以及刘湘等优秀的作曲家、演奏家。
民族音乐会《悲喜春秋》是《古籍里的古曲》系列继音乐会《汇流澄鉴》《望月怀远》《人生况味》《天地英雄》和音乐剧场《广陵绝响》后的第六部作品。延续了《古籍里的古曲》“让古籍可听,让古曲客观”的创作理念,主创团队在古籍、古曲专家的帮助下,通过开会研讨,查找大量古籍资料,翻阅《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纳书楹曲谱》,研究元杂剧戏曲表演作品,进行创作、编配,使其更加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习惯。《古籍里的古曲》获得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扶持,该系列已演出近50 场。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