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文化也终将成就我们每一个人。 “人”之一字,在我们中华文化传统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具有千钧重的分量。也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人民立场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

什么是人民立场?今天推出由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宣讲的《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观中汲取奋进力量》,让读者深切体会“人民”二字蕴含的团结奋进的力量!

        

宣讲现场

理论微宣讲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简单但深刻,向我们指明奋斗的目标:为共产主义、为民族复兴,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幸福。

人民立场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中国共产党何以在诸多政党中脱颖而出、执掌政权并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归根到底在于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为人民谋福利才能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民。真正坚定人民立场就要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体察他们真实的需要、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才能把握人民立场的实质内涵。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真正的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由人民创造的伟业数不胜数,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片段向我们揭示:人民有智慧,人民有力量。我们的先辈曾经创造历史、我们的同辈也曾创造历史,今天的我们,也该投身到民族复兴的洪流中。

新时代大学生好故事

人民情怀:大山深处播种梦想种子

在四川巴中支教期间,宣讲员通过英语教学和心灵陪伴,帮助山区留守儿童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用爱与责任书写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答卷,展现了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做人民需要的事,这就是青年人践行“人民情怀”的最好方式。

人民力量:众志成城筑牢防台堤坝

在福建宁德防台风一线,宣讲员与基层干部和村民并肩作战,见证了“人民力量”就是众志成城筑起的坚固堤坝。厚植人民情怀就是要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认识人民力量就是要与群众同甘共苦,站稳人民立场就是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为了人民,我们必须“时时放心不下”,有了人民,我们才能“事事心中有底”。

朗诵《以你为镜》

“你看,你牵挂的每一户人家,都走上了振兴的道路。这条路,以你为镜……”宣讲最后,中国人民大学的宣讲员们通过朗诵《以你为镜》,带领我们重温一个熟悉的故事,走进一个熟悉的身影,感受榜样的力量。

学生感言

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张正梁: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信仰行”2024年总结2025年工作部署会暨首都大学生理“响”轻骑兵宣讲启动仪式,有幸在现场感受了一堂“理论浸润+实践赋能”的精彩“大思政课”。中国音乐学院的宣讲通过展现音乐发展历史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使我增强了文化自信,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与信心。中国人民大学的宣讲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出发,为我们生动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观”的逻辑内涵,使我更加明晰了在为强国建设奋斗过程中青年大学生应如何做到坚持人民立场。北京联合大学带来的一场有关残疾人大学生青春奋斗的宣讲,从“信仰的扣子”与“奋进的扣子”两个维度展现出了残疾大学生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让我切实体会到了理想信念的伟大力量,倍感振奋!通过观摩这三所首都高校带来的“理论+故事+文艺”形式的宣讲,我切身感受到首都大学生在躬身实践中不断增阅历、出真知、长才干!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更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今后我一定会继续积极参与“信仰行”各项系列活动,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魅力与实践伟力,做到学有所获、学思践悟、学以致用,为首都发展、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杜雨泽:各高校的宣讲员们凭借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故事、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要义,让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亲近可感。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音乐学院团队的宣讲,他们巧妙挖掘专业特色,运用“乐器拟人”与“物品拟人”的创新手法,精心融汇“理论”“故事”“文艺”三个宣讲板块,为听众精心雕琢出一场融汇听觉与视觉享受的盛宴。这正是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以生动鲜活的形态讲述出来、传递开来,引领更多人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紧跟时代步伐、感知时代的律动,切实展现了“擦亮宣讲金名片”的生动实践与显著成效,令我深受启发。作为首都师大研究生理论宣讲团的一员,未来我将持续深化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钻研,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红色基地,立足专业特长、紧扣时代脉搏,学习和探索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语言、宣讲形式,用实际行动擦亮首都高校宣讲金名片。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马灵清:通过参与“信仰行”年度总结活动,我深刻感受到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思政教育新范式。2024年,4.3万学子在396场理论研讨中深化认知,3.6万青年通过351场实践淬炼担当。2025年“理论+故事+文艺”驻场宣讲、“红色故事汇”等创新设计,构建起双向奔赴的育人生态。报告会上,我在音乐博物馆的千年回响中读懂了文化传承,从脱贫攻坚的青春足迹里领悟到了人民情怀,于特殊教育的奋斗故事中见证了信仰力量。新时代青年当以真理之光照亮奋进之路,让青春脉搏与首都发展同频共振。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其中。在这个人人皆有可为的新时代,唯有自强不息、砥砺奋进,方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了,下期将分享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学生宣讲的《心怀信仰 向光而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敬请期待。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