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大家好啊,我是“宣宣”,“宣宣”超有料的学习笔记来了!2024年10月25日,宣讲家网发表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的报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原理性贡献》。
“宣宣”认真学习了许教授的报告,结合课件做了细致的学习笔记,分享给大家!期待大家能有所收获!
学习笔记第12期
当今时代,世界又一次站在科技原创、文明交融的十字路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形成了若干重要原理,比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经济与政治互动原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原理等,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主题主线、根本动力、战略举措、工作方法等基本问题,形成一套科学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呈现“动态过程”,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重要战略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并联式”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避免陷入“现代性困境”,强调“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
动力: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畅通教育、科技与人才良性循环。
路径: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党的长期执政,政治昌明,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其创新了“发展动力观、发展方式论、发展目的论、发展价值论”,系统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外需拉动形成比较优势”转向“科技带动、内外联动形成竞争优势”,高质量发展需更多“原始性创新和引领性创新”。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高标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新的时代密码”,为世界经济发展提出“中国方案”。
第十二期分享就到这里啦
下期分享咱们不见不散哟!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