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3亿吨食物被浪费,而同时仍有数亿人面临饥饿。在此背景下,“食物驿站”、食物银行等模式应运而生,以此来减少浪费并助力社会公益。2021年国家制定《反食品浪费法》,2024年推出《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国家正在不断加强市场监管,约束食品浪费行为。在中国这一模式也逐渐兴起,如“绿洲食物银行”等公益机构与餐饮企业合作,推动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作为全球知名餐饮品牌,肯德基中国自2020年起推出“肯德基食物驿站”项目,将店内已过最佳赏味期、仍在保质期内未售出的“余量食物”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人,这一项目创新性地减少了食物浪费。
嘉宾共同见证肯德基食物驿站突破1000家
2024年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在广州肯德基德兴路DT餐厅内,肯德基宣布“食物驿站”已完成全国1000家门店布局。
在筷玩思维(www.kwthink.cn)看来,上述这一数字背后是肯德基自2020年首创餐饮行业余量食物公益分配模式以来,持续5年的探索与坚持。从最初单店试点到如今形成覆盖全国的公益网络,“食物驿站”不仅成为肯德基履行社会责任的标志性项目,更开创了餐饮行业“减少浪费+社区关爱”的商业向善创新模式。
千家站点累计辐射超1000个社区,肯德基“食物驿站”成可复制的公益样本
肯德基食物驿站主要服务餐厅周边社区,通过大数据分析余量食物产生规律,以此来确保分发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余量食物包含原味鸡、烤翅、薯饼等未售出但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通过严格密封和冷冻管理保障品质。
为确保余量食物的安全性,将其有效地送到有需要的群体手中,肯德基的项目团队反复测试与论证,形成了一套从食物收集、包装封口到速冻储存、转移领取的标准化运营手册,并对员工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让食物驿站顺畅运营,提升用户体验。
在广州鸿禧肯德基的食物驿站,起初居民们对这个“余量食物领取点”充满疑惑:“真的可以免费拿?”、“会不会不新鲜?”,但随着员工们一遍遍耐心解释,食物驿站逐渐成了社区温暖的交汇点——环卫工李叔会定时来取餐,外卖小哥张哥匆忙中不忘捎上一份,附近的学生们也养成了放学顺路看看的习惯。
各地优秀肯家炸鸡侠分享驿站暖心事
最让肯德基餐厅经理刘树兰难忘的是黄女士的故事。两年前,事业受挫的她偶然走进驿站,员工阿坪不仅细心讲解,更用一份餐食和真诚关怀帮她度过了艰难时刻。如今,走出低谷的黄女士仍不时回到鸿禧餐厅食物驿站,看看这位“雪中送炭”的老朋友。这个驿站冰箱早已超越“余粮分发”的功能,成为社区情感的孵化器——每一份被领取的食物背后,都可能正在孕育下一个温暖故事。
据筷玩思维了解,目前,肯德基全国千家站点累计辐射超1000个社区,实实在在地给社区老人、环卫工人、外卖员、低收入家庭等群体创造了便利和实惠。这套“餐厅—社区—受助个体”的关爱循环,默默传递着社区温暖,提升着全民节粮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肯德基食物驿站广州案例被纳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实施情况报告中,多地食物驿站餐厅作为“减少食物浪费案例”被授予不同的先进称号。
规模化的复制取得阶段性的千站成果后,肯德基逐步打造出了“减少浪费、社区关爱、低碳环保”三位一体的公益标杆,在行业内外广受好评。
肯德基中国总经理汪涛致辞
回顾五年发展历程,肯德基中国总经理汪涛表示,“肯德基食物驿站不仅是品牌对节约粮食的社会责任担当,更是肯德基倡行社区关爱、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公益项目。用食物温暖邻里,为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餐饮企业天然具备食物资源,通过余量食物分发,既能履行社会责任,又能优化库存管理。同时,借助于当下更加数字化的手段,还能提升食品安全和分发效率,确保公益项目的可持续性。此外,这种方式也强化了品牌与大众的情感连接。公益不仅是捐赠,更是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品牌长期价值。
肯德基食物驿站的实践证明,企业的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通过创新公益模式,肯德基不仅减少了食物浪费、助力社区发展,更塑造了热心公益、肩负社会责任的品牌形象。
商业向善:餐饮行业的社会责任进化论
在当代商业环境中,“商业向善”(Business for Good)已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餐饮行业而言,这一理念的实践具有特殊意义。作为高频消费、高社会接触度的行业,餐饮企业的公益行为能够产生远超其它行业的“涟漪效应”。
肯德基“食物驿站”模式代表了餐饮业商业向善的典型路径——将解决社会问题(食物浪费、弱势群体温饱)与商业运营(库存管理、品牌建设)有机结合,以此形成可持续的公益模式。这种“内生型公益”与传统慈善捐赠有本质区别:它不依赖企业额外资金投入,而是通过优化现有运营流程创造社会价值。这也是一种从消耗型向循环型转变的行业范式变革:倒逼企业优化生产计划、库存管理。
在筷玩思维看来,以“反浪费”为立足点激发参与文化,形成“企业主导-员工参与-消费者互动”的公益生态,这对于企业和社会的潜在双向影响力也是不可预估的。企业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不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可以相互强化的正向循环。
2025年,肯德基“食物驿站”迎来了五周年里程碑,并实现全国1000家门店布局的重要突破。站在这一关键节点上,肯德基不仅回顾过去五年在减少食物浪费、推动社区关爱方面取得的成果,更以“千站同行,5载自然”为主题开启新一轮的可持续发展行动。
千站同行系列主题活动,品牌代言人孙颖莎线上倡导节约粮食
在五周年之际,肯德基携手品牌代言人孙颖莎推出系列主题活动,在社交媒体平台通过趣味节粮科普互动,鼓励更多人节约粮食、减少浪费。
可以看到,“随手公益、注重实效、长期主义、多元发展”的公益内核在肯德基的这个创新项目上得到了很全面的印证。
当1000家驿站每天持续传递温暖,当孙颖莎们的号召让节约成为时尚,肯德基食物驿站正在创造超越商业的社会价值。它不仅是减少浪费的解决方案,更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公民学校,在这里,每个人都在学习如何与地球更好地相处。
结语
商业向善不是选择题,而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必答题。
肯德基用五年实践揭示出餐饮公益持续发展的核心:必须找到社会价值与企业利益的契合点,以此形成商业逻辑闭环;打造科技人文平衡,数字化手段与人性化服务缺一不可;生态共建思维,要带动供应商、消费者等全链条一起参与。
筷玩思维始终坚信,肯德基食物驿站千站达成的意义,不仅在于数字本身,更展现了一种商业向善的可能性。当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商业模式,公益就不再是成本中心,而成为创造共享价值的引擎。在世界地球日这个特殊时刻,这个由一家家企业门店编织而成的温情网络,正在重新定义快餐行业的价值边界,也为中国推进“双碳”目标提供了餐饮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