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加速、科技竞争白热化、地缘冲突常态化等特点。中国通过科技自立、开放合作、绿色转型、文化自信等综合策略,正在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蜕变,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面对外部挑战,中国的通过全产业链优势、市场规模潜力及政策定力,自主创新突破封锁,在重塑国际秩序中发挥更关键作用。做“寒气”里的傲雪梅花,看冲破众声的喧哗。
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冲破众声喧哗Ⅱ:“长安观察”评论精选》,书中通过一篇篇评论把过往、现实与未来贯通起来,为广大人民提供极大鼓舞。须知,坚定立场、脚踏实地、昂首前进,是应对外部压力的最好回答。在众声喧哗中恪守理性,在信息芜杂中洞见真知。

《冲破众声喧哗Ⅱ:“长安观察”评论精选》
北京日报社评论部 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北京日报评论部是北京日报社的一个部门。《北京日报》的评论立场鲜明且一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绝不随风摇摆。作为北京日报社的重要部门,评论部担任了宣传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方针政策的重大责任。“长安观察”在舆论影响力、社会关注度方面令很多同行望尘莫及。
评论,是有观点的文字,直面纷繁世相,时时回眸静思。
本书所集百余篇评论,精选自2021年至2024年北京日报社评论部主持的“长安观察”微信公众号发布作品,此间可见世界风云、国计民生、社会思潮、市井百态……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动能充沛、动力强劲,要做好当前的工作,既要做好应对国际波浪和曲折的准备,也要看到发展和前进的主流。
大国视角 全球担当
书中深入探讨中国的发展路径、国际地位及现代化进程,展现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全球担当。1949年,一个满目疮痍的东方大国开始了艰难的复兴之路。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2000美元。
中国的崛起改变了自身命运,重塑了全球发展格局,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个东方大国,探寻中国成功的奥秘和未来的走向。从脱贫攻坚到绿色发展,再到“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实践正在为全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擘画了“下一个金色十年”的路线图,开启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本次高峰论坛期间,有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参会,注册总人数超过1万人。“万人盛会”再次体现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巨大号召力和全球影响力。
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的当下,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中国的发展模式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现代化道路。
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在创新驱动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协调的,这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精神力量 催人奋进
同时书中聚焦中华民族的集体英雄主义、历史记忆与坚韧精神,激励读者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等诸多融合了深刻思想和生动表达的“金句”,不仅进入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资源库,也成为中国社会普通民众常用的口头语、常用语,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展望今朝,引以为豪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1992年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从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杨利伟进入太空,中国成为继苏、美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到2008年神舟七号完成首次太空出舱活动,翟志刚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再到2022年底中国空间站“天宫”号全面建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用30余年时间,从无到有建成自主空间站,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从神舟五号的“一人一天”到空间站的“三人半年”,从技术封锁到国际合作,中国航天正以“行稳致远”的姿态,为人类探索宇宙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集体主义精神让中国离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越来越近。
中国的航天梦还未结束,预计2030年左右,实现载人登月,揽月着陆器等正在研制。到2050年前后建成月球科研站,开展火星取样返回、小行星探测等任务,跻身世界航天强国前列。“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曾有言,载人航天工程“离开了集体的力量,个人将一事无成”。
精彩内容 远不止此
书中的精彩内容远不止于此。书中还通过治理之义,分析了中国治理模式的核心要义,强调为民服务、改革开放与基层治理的实践智慧。通过世界之鉴,批判了西方叙事,揭示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真实力量对比,展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与贡献。通过技术之新,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5G/6G通信、新能源技术,分析了中国在各个技术领域的最新成就、创新点以及对全球科技发展的影响。
通过世象之镜,例举赶“烤”的淄博,“有风”的大理,办“村超”的榕江,这些城市IP出圈的现象,阐述了现在社会中人们新的认知边界,也是中国突破发展的契机。卷起来,玩起来,更多城市“拔节生长”“惊艳亮相”,随之提亮的,将是人们的美好生活。
通过文化之韵,从青铜器到智能机器人,传统从未远离,只是不断变换着表达形态。当我们以敬畏之心守护文化遗产,以开放之姿拥抱现代文明,便能在这条流淌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看见过去与未来的对话,听见历史与现实的共鸣,这正是中国文化最深邃的韵律。
今天的中国,正行进在伟大复兴的漫漫征途上,而梦想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面对愈发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面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种种风险挑战。中国人必须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坚决维护国家形象、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来源:北京日报出版社
流程编辑:U07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