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第五届中国(北京)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怀柔持续举行。在“从‘大流量’到‘主旋律’——网络平台赋能主流传播主题”专题研讨会上,绿色中国影视传媒中心主任助理兼影视部主任、《绿色中国行》晚会总导演孔令首作主题分享,深入阐述了在主流舆论场中构建“绿色中国看这里”宣传阵地的理念、路径与成效。

绿色中国影视传媒中心主任助理兼影视部主任孔令首作主题分享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正通过全媒体传播矩阵,将绿水青山的宏大主题,转化为可感、可见、可互动的全民共识。”孔令首在发言中表示。

融合传播新实践:生态主旋律“活”起来、“火”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等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绿色中国影视传媒中心发起实施的“绿色中国看这里”系列宣传活动,应运而生、应势而行。作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批准、指导的重要主题项目,该活动由绿色中国杂志社与绿色中国影视传媒中心联合各地林草主管部门共同举办,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度融合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模式,系统展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用新时代主流表达方式讲好绿色故事,就是要让老百姓听得懂、看得见、愿意转发。”孔令首强调,在技术赋能与内容创新双重驱动下,绿色中国打造的多维内容矩阵,已成为生态文明主题宣传的重要抓手。

数字+公益 打造主流话语权新高地

据介绍,自活动启动以来,绿色中国通过构建“短视频+直播+公益IP”一体化运营体系,累计发起超百场直播、制作上线专题视频300余条,总浏览量突破5亿次,成为生态文明领域“主旋律不失流量,正能量更有热度”的传播范式。

特别是在《绿色中国大讲堂》《绿色中国大家谈》等访谈节目中,绿色中国邀请生态专家、地方干部、一线护林人共同探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以“讲理念+讲故事”的方式让政策落地、经验出圈。

此外,“绿色中国行”文艺演出也成为增强民众参与度的重要形式。通过公益人物与群众联袂演出,增强受众情感共鸣,助力绿色产品、文化地标“出圈破圈”。

内容价值与平台传播之间,绿色中国不断探索“主流价值+平台逻辑”的有机融合,已入选79家中央新闻网站名录、89家行业媒体名录,获评自然资源部“十佳宣传阵地”、生态环境部“中国生态文化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公益影响力与产业带动力双提升

当前,“绿色中国看这里”已逐步发展为国家生态宣传体系中的特色样板,不仅有效传递生态理念,也带动了林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公益人物队伍由众多著名艺术家和社会志愿者组成,他们作为绿色中国形象大使,既是传播者,也是实践者。”孔令首介绍,未来绿色中国还将推出IP纪录片、自然教育实践营、绿色经济主题市集等衍生项目,打造集媒体传播、产业促进、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绿色主阵地”。

他特别提到,“绿色中国 和美梁平”等案例,通过生态直播、文艺互动、公益助农等方式,形成多点协同传播态势,实现了“绿水青山”的多元价值转化。

从理念传播到价值共建

“生态文明不是抽象口号,而是千家万户的共同期盼。”在发言最后,孔令首发出倡议:“我们愿与更多合作伙伴一道,共建主流传播新高地,共绘美丽中国新图景。”

从“大流量”到“大主张”,从“传播广度”到“传播深度”,绿色中国影视传媒中心正以公益传播的专业实践,在生态宣传主阵地建设中不断拓展“视听无界、价值共融”的新时代路径。(文/刘涛)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