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信仰行”先进人物面对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专场报告会在北京城市学院隆重举办。

北京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秦士友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城市学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相关负责人及北京城市学院师生共450人聆听报告。

学生感言

北京城市学院表演学部葛畅:在众多先进人物分享自己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家对于传承家国情怀以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的共同特质,这次报告会让我看到了老一辈楷模身上的优秀品质。“学无止境”,这四个字深深烙印在了我的心里,无论是从云南坐三天三夜的绿皮火车到达北京,只为传承皮影戏的李炟橙前辈,还是几十年来手持竹帚而又苦读中国建筑历史的张旭前辈,他们都在用平凡的坚守让时光的馈赠在纤尘不染中绽放永恒的光彩。平凡的人创造着不平凡,小人物也有大情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向这些时代楷模们学习,铸就自己的“不平凡”。

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部李萌:报告厅内氛围庄重而热烈,宣讲员们来自不同领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了他们的真实故事,包括风筝技艺传承人、大北照相馆摄影师、长城文化传播者、颐和园“扫地僧”等。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生动诠释了榜样的力量和信仰的坚守。这场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的责任。我决心以榜样为镜,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提升个人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服务社会打好基础,向着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奋勇前行。

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部于海妍:报告会上,40多岁才接触平谷调大鼓的老师,尽管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在肢体僵硬、难以跟上节奏,甚至气得落泪的情况下,依靠对平谷调的热爱和对师傅的承诺坚持下来。这让我深受感动,也明白了热爱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源动力。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各位老师也在座谈会上给出了宝贵见解。

在皮影推广方面,老师说要符合年轻人喜好,创作时尚、可爱、好玩的皮影作品。这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传承要紧跟时代,在保留精髓的基础上创新,才能让传统文化更具活力。我们的大学中,也有许多专业能为传统文化传承助力,我们应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积极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宣讲现场

哈亦琦、李克文、李炟橙、张旭、徐兰凤、贺柏音六位宣讲员深情讲述了自己在守护文化根脉,弘扬优秀文化方面的积极实践。

座谈交流

宣讲报告会结束后,学生代表和宣讲员们就宣讲内容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现场互动频繁,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将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供稿:百姓宣讲处

审核:刘一琳

责任编辑:苏文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