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由平谷区峪口禽业培育的白羽肉鸡“沃德188”上新了“3.0版”。这一新品种是在4年前打破国外品种垄断的基础上不断迭代而来,更加适配中国家庭烤鸡翅、卤鸡爪、炒鸡胗等多元烹饪场景,为中国“胃”量身定制了“中国味”。
近日,记者和北京沃德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沃德家禽研究院院长吴桂琴博士,一同来到了位于京郊深山中的国家级白羽肉鸡核心育种场,这里正是京系列蛋鸡、沃德肉鸡“北京种”的诞生地。在这里,记者看到成排的鸡舍,走进鸡舍内,是四列三层的鸡笼。
这些白羽肉鸡,外表色泽鲜亮,叫声清脆,为沃德肉鸡188的原种。仔细看,发现每一只鸡都有单独的“房间”,每一个房间都有自己的二维码标识,只要扫码,就能把这只鸡的日龄、体重、产蛋等详细生产性状显示出来。“这只鸡的每个‘生活细节’我们都会详细记录下来,不仅记录它的,还记录它的后代,有了海量的数据,育种工作才能做到优中选优。”吴桂琴边走边为记者介绍,最近一批的“188-3”目前已经完成孵化,送到了位于山东成武商品代养殖示范场的“新家”。
在我国,鸡类主要分为小白鸡、黄羽肉鸡、白羽肉鸡和蛋鸡四类,其中,占我国吃鸡市场近50%的白羽肉鸡,种源曾长期100%依赖进口,这对我国肉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构成潜在威胁。2021年12月18日,峪口禽业自主培育的“沃德188”新配套系成功研发,被农业农村部正式授予证书,这也终结了我国快大型白羽肉鸡100%依靠进口的时代。

实现了从无到有,又该如何从有到优?
科研人员们注意到,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吃鸡”文化,消费者对鸡肉的需求偏好炖鸡翅、卤鸡爪、炒鸡胗等,和外国食客在西餐中偏爱的大鸡胸肉需求完全不同,国外“大体型、单一生长效率”的育种方向也和中国人的餐饮偏好大相径庭。
2021年12月以来,在不断地改良实验和市场调研中,科研人员找到了新方向。北京沃德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皓告诉记者,“我们的育种方向不能再瞄着‘国外模式’,追求大的鸡胸肉,而是要改变赛道,将优质的鸡翅、鸡腿、鸡爪、鸡胗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来契合中国人的口味。”
方向明确了,育种工作却并不容易。
“市场喜欢腿大、翅膀大的鸡,饲养者偏好成活率高、料比低的鸡,制种者则需要成本低、繁殖效率高的鸡,杂交选育要把这些需求全都纳入其中。”吴桂琴解释,要知道,生物育种的时间是相当长的,沃德188的诞生就用了整整十年,而如今迭代到了“188-3”,又用了4年时间。“期间我们设计了上百个组合,围绕白羽肉鸡的体重、日龄、营养等目标进行反复实验,最终是要为制种者、饲养者、消费者带来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升级。”
经测定,以产肉量均为15KG计算,“沃德188-3”与同类对比,高价值部位产出总量显著提升,其中鸡翅翅中部位提升12%;鸡爪提升18%,鸡胗提升17%,鸡腿提升了8%,更适配中国“胃”喜欢的“中国味”。

“在‘十五五’期间,我们将在北京再建设一个专为188升级品种选育的纯系育种场,持续健全肉鸡商业化育种体系,并将于2025年年内正式开工,同时将配套建设现代化肉种鸡产业园,与山东5000万规模的‘鸡肉食品产业园’形成全产业链上、中、下游循环的匹配模式。”北京沃德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佳琪
流程编辑:u028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