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大家好啊,我是“宣宣”,“宣宣”超有料的学习笔记来了!改进调查研究是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改进工作作风的关键举措。为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宣讲家网发表了辽宁省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李峰的文章《以调研强“四力” 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希望大家都能学有所得,进步飞速!

学习笔记第63期

划重点

中央八项规定将改进调查研究列为首要条款,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直面矛盾,坚决摒弃“走马观花”式调研、杜绝“纸上谈兵”式部署。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和桥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在调查研究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

必会点

增强脚力是直面问题的前提:只有增强脚力,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才能查到一线实情、掌握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法、脚下有路,既有发言权,又有决策权。

增强眼力是发现问题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要练就一双政治慧眼,通过这双慧眼,站得高、看得远,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端倪知大势、追踪溯源求规律。

增强脑力是思考问题的核心:开展调查研究,既要杜绝“调而不研”的空想倾向,也要避免“研而不调”的盲目误区,通过深入分析与综合研判,善用辩证思维破解问题。

增强笔力是解决问题的落点:“脚力”深入基层的厚度、“眼力”洞察本质的敏锐度、“脑力”辩证思考的深度,需依托“笔力”才能充分彰显。

金句摘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牵引,“四力”并举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新、走实,推动党的作风建设行稳致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关联知识点1

增强脚力,深入群众察实情。要迈开双脚,深入群众之中,不带任何条条框框、不带任何主观臆断,克服经验主义,力戒形式主义,听真话、听实话、听批评话,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想、所急所盼、所呼所求。要善于与人民群众交朋友、处感情、察实情,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正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甘苦、共命运、心连心。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批评声中检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某一群体、某一层面的牢骚声中反思我们政策执行是否得当,从大多数人的普遍呼声中审视我们工作举措是否落实到位。     

关联知识点2

增强眼力,练就慧眼识变局。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从本质上找原因、从大局上观趋势、从细节上知变化,牢牢把握大方向、大趋势、主动权。要着眼于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变局、大趋势、大背景,来观察、分析、研判随之带来的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走向。要善于洞若观火、明察秋毫,从苗头性、萌芽性问题发现背后隐藏的可能性、演变性问题;从偶然性、突发性问题预测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趋势性问题;从敏感性、倾向性问题分析事物发展规律,把有利因素扩展到最大化,把不利因素控制到最小化。    

关联知识点3

增强脑力,辩证思维理思路。增强脑力,是解决“调而不研”的核心,将脚力、眼力获取的素材,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梳理,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跃升,让调查素材真正转化为有价值的思考成果。同时,要运用系统思维审视全局,探究事物、要素、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规律,进而理清“把握规律、掌控全局、破解矛盾、协同联动、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持续完善认知、提炼经验、创新理论、升华思路,不断推动调查研究在螺旋式上升中迈向新高度。    

关联知识点4

增强笔力,言之有物正文风。增强“笔力”是调查研究全过程的综合反映,是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深度融合的实践结晶。领导干部作为调查研究的牵头者、实践者,更应自觉做优良文风的倡导者、引领者、践行者:既要俯下身子“接地气”,从人民群众的鲜活话语、生产生活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创作营养,让文稿有“烟火气”;也要静下心来“读经典”,从古今中外经典作家的思想精髓、理论著作的深刻论述中涵养思辨能力,让文稿有“思想味”;更要立足实际“解难题”,从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攻坚克难的一线战场中捕捉真问题,让文稿有“实操性”。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