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是中国面对全球形势重大变局和挑战时的主动策略。本期《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视频中,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锦刚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我国在外交理念、外交思维和外交方式上的创新,展现大国“大外交”的大手笔。

 

内容详情

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塑”的阶段,而非“自塑”。我们现在基本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但是“挨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在国际交往当中,往往处于“有理说不出”的尴尬境地。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希腊进行国事访问。在访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在希腊的《每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叫“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这篇文章提到,伟大的、古老的文化都是相知的、相亲的。我们中国文化的代表是孔子,那么古希腊的文化代表是谁呢?是苏格拉底。习近平总书记说,“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

这篇文章通过历史和文化的联系,把中国和希腊在历史上和国际上的关系表述清楚了,从而使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变得可亲可敬。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出访当中,首先要在当地媒体上发表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当中,他要阐明中国的立场和主张,讲明中国和当地的历史文化的勾连,以此促进中国文化和当地文化的这种融合。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是讲文化故事、讲中国故事最好的一个示范。

讲好中国故事是树立当代中国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论。怎样“讲好中国故事”?根本在于传播理念,我们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我为主,融通内外,聚焦塑造认知,沟通民意,争取人心,向世界客观真实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用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述出来,帮助国外民众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来源:宣讲家网

审核:许成成

责任编辑:苏文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