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由苑世超编剧并执导,刘牧、英泽、桑平、杨静儿、韩三明等主演的轻喜剧电影《我们终将要和世界握手言和》在北京举行了首映礼,该片将在9月10日公映。

影片聚焦都市中年群体,讲述不惑之年的主人公刘穆(刘牧饰)在工作和生活的高压下,逐渐迷失自我并感到生活黯淡无光。随着一次偶然的出现,他进入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时空,并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撑,当无数次与过往进行链接与“对话”后,刘穆接纳了自己的缺失,找回了已经远去许久的生命的色泽。
该片是苑世超院线电影的处女作,也是一部作者电影。“这个故事一半来自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另一半则来自我看过的经典电影和经典书籍。”苑世超说,从构思到剧本撰写、再到拍摄、定剪,历经数年的时间。他坦言电影的主题是自己的有感而发,但对于中年人的孤独感、职场与家庭的无力感等这些很普遍的现象如何找到不同的视角与表达方式,既把个体的情绪与境遇转化成与更多观众产生共情的叙述,同时又没有造作之态,让观众看完影片后能得到一些启示和慰藉,实现作品的社会意义,“这是创作的难点。”
首映现场,苑世超穿着一身动物造型的服装亮相。“我今天必须这样穿。”他笑着解释,服装灵感来自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他认为,卡夫卡一百多年前创作的故事人物依然非常契合当下精神困境中的人们。
苑世超透露,剧本几经易稿,不断细化现实空间的“真”与幻想时空的“异”,在进入拍摄阶段,还在不断地调整,最终片中两个时空从平行到并轨,逐渐合二为一,完成人物最终实现“自我和解”这一主题表达。“虽然这部电影中有一些比较苦涩或惆怅的东西,但相信观众看完之后不会觉得很难受,它很温暖很治愈,让大家觉得生活依然有希望。”

演员杨静儿在片中饰演一个家庭面临崩溃的中年女性,“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磕磕绊绊,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那些美好,学会理解和包容别人,也要学会跟自己和解,轻松前行。”杨静儿说。
社会心理学者谭刚强认为,影片精准地戳中了“中年人群现实生活的痛点与精神困境”。重庆师范大学杨济余教授认为,影片不仅有思想深度,还与文学作品形成了互文,对经典致敬的同时完成了新语境下的使用与解读。

该片由橡果子影业(德州)有限公司出品,“北京电影”板块单位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行。作为市属国有院线企业,北京新影联影业(院线)始终助推优质中小成本影片与有探索与创新性影片进入观众视线,满足不同受众的观影需要,丰富市场内容供给。近两年以与北京市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导运营的“首都之星艺术影厅联盟”项目为主要平台,使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千里送鹤》、纪录电影《再会长江》、科教电影《寻秘自然:地球往事》《寻秘自然:无形之力》、展现“挑山工”精神的影片《我的爷爷》取得了市场与观众的认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针对《我们终将要和世界握手言和》这部影片,也将通过精准的排映规划与系列宣发动作,让观众在秋日通过银幕,重新回望成长,感受爱的力量和温暖,与遗憾“握手言和”。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王金跃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