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14日,第12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举行,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聚焦创新、智能和发展等领域,集中呈现医疗健康领域的前沿成果。作为专题展的重要配套活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研讨会于9月12日召开。会上,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精准诊疗项目的重要成果,讯飞医疗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联合研发的心血管专病诊断大模型及其赋能的心脏超声智能报告系统正式发布,标志着AI及大模型技术在心血管专科诊疗场景实现深度落地与能力跃升。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严进、北京医疗健康大模型有限公司总经理宋雨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党委书记张宏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超声医学中心何怡华教授、讯飞医疗研究院院长贺志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皞罡教授、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总工林穆清、北京先欣安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李欣辉等共同上台见证发布。

作为心血管专病场景突破的核心技术底座,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自2023年发布以来,依托全国产算力底座和持续强化的数据飞轮效应,不断突破技术边界,在医疗海量知识问答、复杂语言理解、专业文书生成、诊断治疗推荐、多轮交互以及多模态交互等六大核心医学能力上持续保持领先。针对心内、心外等专科领域,星火医疗大模型采用“专科知识学习—诊断推理增强—临床应用强化”的三阶提升路径,系统构建了阶梯式进化的专科能力体系:通过海量专科知识增量预训练夯实医学基础,结合快慢思考双模诊断推理机制进行有监督训练以增强病因分析与诊断能力,并依托临床人机交互强化训练优化实际应用表现,目前其综合诊疗能力已达三甲医院专科医生水平,病因诊断合理率与专科医生诊疗一致率均超90%。

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统筹支持下,北京安贞医院作为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其在国内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领军作用,组织院内何怡华教授团队与讯飞医疗深度协同合作,基于星火医疗大模型持续演进的专科能力,进一步融合经临床结局验证的心血管疾病高质量数据与结构化的专家知识体系,联合推出安贞心血管专科大模型。该模型实现了心血管疾病的全年龄段、多病种覆盖,包括108种胎儿心脏病、85种儿童心血管疾病和160种成人心血管疾病等,其超声诊断合理率在胎儿病例中达85%,儿童及成人病例达90%,为后续规模化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托该专科大模型,双方进一步孵化出多模态大模型心脏超声智能报告系统,切实推动技术向临床的转化应用。该智能报告系统深度融入北京安贞医院的专家经验,实现了医学语音精确转写、心血管疾病专科超声诊断推理、预后决策等功能,可在检查过程中实时识别推送超声结构化参数、动态生成超声描述并给出融合临床病因诊断的超声诊断提示,实时辅助提示与危急值预警,生成标准化心脏超声诊断报告及预后决策建议,覆盖患者自然病程演化、干预方式选择、生存质量预测及个性化随访计划等关键环节,为临床提供从诊断到治疗推荐的全流程专科辅助支持,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误诊风险。系统还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无需改变医生原有操作习惯,支持个性化模版配置,可灵活适配多种临床场景生成规范化报告并进行数据管理,提升检查效率。

目前,多模态大模型心脏超声智能报告系统已在北京安贞医院完成私有化部署并实现常态化应用。安贞医院朝阳及通州两院区的门诊、病房、急诊及体检的应用数据显示,该系统对心脏超声描述的识别准确率达92%,诊断提示正确率达96%。基于当前显著的应用成效,系统将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强化功能能力,进一步释放临床价值。此外,系统也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建设的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中试基地项目中完成部署,未来将服务北京地区及全国更多医疗机构,依托中试基地共性支撑能力,实现从病史采集到辅助诊断的全流程智能化,提升心血管疾病诊断的精准度与效率。

在技术生态协同上,除与北京安贞医院携手推进产品研发及临床验证外,讯飞医疗还联合中国联通,强化医院场景下的算力支撑与网络传输能力,筑牢医疗数据安全防线;并与迈瑞医疗等超声设备厂商实现系统深度对接,支持基于大模型的诊断推理结果在超声机端实时展示及后台数据互联,通过软硬件结合打造端到端智能体,大幅提升检查效率与结果融合度。

未来,讯飞医疗将始终锚定“AI深度赋能临床”的核心方向,以底层技术突破和场景化创新为双轮驱动,在持续深耕心血管疾病、心脏超声等专科场景基础上,沿着“技术迭代-场景落地-生态协同”的路径稳步前行,为推动医疗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贡献AI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