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北京市“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走进人大校园,与校内宣讲骨干携手开启“信仰行”项目“先进人物面对面”专场活动,校地力量共搭红色讲台,让伟大抗战精神在热烈互动与情感共鸣中,成为青年学子可感、可学、可践行的精神力量。
特色宣讲
活动现场,校地宣讲团的“接力讲述”点燃了全场热情。沙峰、马成、罗通、扈彩霞、张董、吴艾宸六位百姓宣讲团成员率先登场,随后,人大校内宣讲骨干接过“精神接力棒”,让“身边榜样”成为最鲜活的教材。服务保障重大活动广场合唱团成员、经济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张鹏燕,结合合唱经历讲述“用歌声传递信仰”的故事,提及在重大活动现场唱响红色歌曲的瞬间,他眼中闪烁的光芒感染了在场所有人;抗战胜利80周年先锋宣讲团成员、国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胡金超,则以志愿者身份分享服务感悟。不少同学回忆起阅兵仪式当天崇敬、激动之情。
宣讲尾声,张董老师起身挥手,带领全场师生共同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熟悉的旋律响起,同学们纷纷起立,嘹亮的歌声在陕公大讲堂汇聚成磅礴力量。
座谈交流
宣讲结束后,“先进人物面对面”座谈会随即开启,师生代表与校地宣讲团成员围坐交流,气氛热烈。“有哪些新颖的方式,能让书本上的英雄变得更有温度?”“中国青年能作出哪些努力来提升国际地位?”“百姓宣讲传播理论有哪些经验和技巧?”“从讲解员的角度参观博物馆,和游客角度有什么不一样?”同学们的提问既贴合专业,又充满青春思考。
学生感言
2024级法学院杨雅宁:参加先进人物面对面座谈会,我收获满满。从嘉宾讲述挖掘抗战史料的艰辛,到小小讲解员分享用真情与道具传递历史的心得,再到师生交流口述史采录、红色宣讲的经历,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对伟大抗战精神有了更深理解。课本里的文字,在烈士牺牲地的实景描述、老兵的亲身经历中变得鲜活。作为人大学生,我更深刻体会到“人民”二字的分量。未来,我会主动参与红色实践,用实际行动传承抗战精神,让信仰之光在青春里闪耀。
2024级劳动人事学院宋育臣:参加“伟大抗战精神”主题活动,聆听宣讲员的分享,我内心深受触动。从抗战将士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浴血奋战,到普通民众挺身而出支援前线,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伟大抗战精神”不再是抽象的概念。特别是马成老师对地道战的描述,让我觉得身临其境。宣讲员结合史料的细致解读,让我明白这一精神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不仅要铭记历史,更会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并付出行动!
2024级公共管理学院安书娴:听了先进人物讲述的抗战故事,我深刻感受到抗战精神并非泛黄的史书文字,而是镌刻在民族血脉中的信仰与力量。站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这些用生命与热血淬炼的精神,早已化作民族复兴的底气。我们或许不必再经历枪林弹雨,但当面对“卡脖子”的科技难关、乡村振兴的时代考卷,抗战先辈教会我们:唯有心怀“国之大者”,把个人微光汇入时代星河,方能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英雄传奇”。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永不屈服”的精神火炬,照亮民族前行的每一步。
2023级商学院王建兴:一位位宣讲员用最朴实的语言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和其中蕴含的伟大精神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用自身行动诠释着“学英雄、讲英雄、做英雄”。从左权将军的英雄事迹,到全民皆兵的焦庄户地道战,再到含泪写下“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的回民支队英雄马本斋……一位位英雄人物、一段段英勇无畏的英雄事迹,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磅礴伟力,成就了伟大抗战精神。宣讲活动结尾,以影片形式展现了一位位抗战英雄的笑颜,是致敬、是缅怀、是山河无恙、是“这盛世如你所愿”。这不仅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缅怀,更是一次对话、是一次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
此次人大“信仰行”之“先进人物面对面”活动,以校地联动的宣讲模式、贴近青年的互动形式,让伟大抗战精神从历史深处走进青春日常。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