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薛晓鸥,主任医师,东城中医医院妇科特聘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博士后,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妇科重点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妇幼名中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病、产后病及多种妇科杂病,同时长期从事妇科疾病的科研工作,其中包括宫颈HPV感染、妇科内分泌相关肿瘤的研究,并获得多个国家级和市级科研奖项及专利。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发宫颈癌病例为15.1万例,发病率为13.8/10万,居女性癌症发病的第五位,当年死亡病例为5.6万例,死亡率为4.5/10万,居女性癌症死亡的第六位。

宫颈癌危害广大女性健康,做好宫颈癌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宫颈癌主要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所导致的。建议符合条件的女性在每年常规体检中进行HPV病毒筛查和宫颈TCT检查,做到“早防、早诊、早治”。

中医在宫颈癌的早期防治和预防复发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宫颈病变在中医看来属于“带下病”范畴,可通过辨证分为湿热、脾虚等多个类型:湿热型常出现长湿疹、舌苔白腻或黄腻等症状,可通过清热、解毒、祛湿来调理;脾虚型则常出现舌体胖大且有齿痕等症状,可通过健脾来调理。

对于HPV病毒感染但宫颈TCT检查显示无病变的患者,目前尚无治疗HPV病毒的特效药,此时可通过中医辨证来调节人体,有针对性地提升人体抵抗力,促使人体免疫系统杀灭HPV病毒。

对于确诊宫颈癌并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医能够以整体观辨证更好地提升其生存质量。中医可用四物汤等补气的经典方剂来帮助患者恢复;对于部分患者会出现与更年期相似的症状,如潮热出汗等,中医可通过滋阴补肾来缓解;对于正在经历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减少的情况,这在中医看来属于“血虚”,可通过四物汤等补血、养血、活血的经典方剂来调理,同时研究显示该组方还具有“消癥”作用,可以辅助减轻放化疗副作用。

对于一些患者,中医亦可通过辨证以药物、非药物等多种手段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以及腹水等症状带来的痛苦,尽可能提升其生存质量。例如产生大量腹水的患者,可通过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等办法,让腹水产生得慢一些,并促进人体自行排出,同时通过补气血预防低蛋白血症的发生。

此外,处于治疗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中医可通过疏肝解郁、养血活血来综合调节患者情志,中药、针灸、艾灸、穴位贴敷等多种治疗手段都对情志调节有效,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治疗期。

本报记者 汪盈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