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大家好啊,我是“宣宣”,“宣宣”超有料的学习笔记来了!社科大讲堂发表文章《以“两山”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系统阐述了“两山”理念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哦!
学习笔记第80期
划重点
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是指依托优质生态资源,培育发展环境友好型的新型产业。产业生态化是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生态化改造,使其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从生态产业化看,要培育壮大绿色新兴产业。从产业生态化看,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量化管理生态资产: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横向和纵向的生态补偿机制,让生态保护地区和保护者能够从生态受益地区和受益者那里获得合理回报。建立“两测一策”平台,及时获取生态保护红线监测数据。大力推进“双碳”战略。
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指明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确保国家生态安全:我们要加强荒漠化的治理力度。我们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我们要培育敬畏自然的意识,要规避和纠正各种肆意破坏生态景观的行为。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我们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必会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态环境是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基础虽然不包括生产力本身,但其作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提出两种生产理论,即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如果人类无休止地繁衍,资源无休止地消耗,长此以往,终将超过地球的承载力。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7%。未来城市工作要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通过存量优化提升城市品质,实现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的转变。
清华大学钱易院士提出“下游效应”,即位于物质生产和消费链最下游的消费活动,其产生的资源浪费量往往相当于位于最上游的资源开采阶段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的资源浪费。
GEP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各种最终物质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
金句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两山”理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和谐共生的伦理观念高度契合。“两山”理念并非对古代思想的简单复刻,而是对传统生态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污染防治好比是分子,生态保护好比是分母,要对分子做好减法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对分母做好加法扩大环境容量,协同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关联知识点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是指导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明确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阶段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旨在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关联知识点2
2025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作出系统部署。会后印发《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同时明确,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成渝、长江中游等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支持边境城镇稳边固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第八十期分享就到这里啦
下期分享咱们不见不散哟!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