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日,2025年第四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在蒙藏学校旧址东院开展。江苏、黑龙江两地分别以苏韵流长”“大美龙江为主线,全方位展现各自深厚的文化底蕴,引领观众领略温婉雅韵与豪迈风情的奇特碰撞。

 

江苏展区以自然景观与人文遗产为脉络,打造吴韵汉风、江海共生的文旅体验。观众可漫步苏州园林,品味扬州炒饭,感受鱼米之乡的物产丰饶与文化包容。展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摊位人气旺,观众纷纷驻足体验欣赏。

 图为江苏展区展示的核雕。

扬州面塑又称捏巧、做面人,我们调制彩面,运用揉、搓、捏、压等技法,借助针、剪、滚子等工具,塑造出千姿百态的鱼禽花鸟与人物形象。扬州面塑摊位前,工作人员边演示边讲解。有时我们会在彩面中加入不同的材料,您看这花瓣里就是加了澄粉,这样才能呈现出更加透明的质感。此次,江苏共带来了12项非遗项目。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帮助下,观众还可置身茶园,沉浸式体验雨花茶的采摘。

图为江苏展区展示的扬州面塑。

皑皑的白雪、憨态可掬的雪人、挂在枝头的冰霜……步入黑龙江展区,观众瞬间进入了冰天雪地。展区内,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马头琴传统音乐等非遗项目悉数亮相。其中,衍纸画展示区吸引不少观众围观,来自黑龙江省嘉荫县的工作人员将颜色不同的细长纸条卷成圆、水滴等不同形状,粘贴组合后,一条活灵活现的副栉龙初具规模,我们那里出土了生活在白垩纪末期的恐龙化石群。所以,恐龙也是嘉荫的一块招牌。

图为黑龙江展区展示的非遗衍纸技艺。

通过图片、实物与多媒体的组合展示,一个个动人的民族团结故事也在展区内呈现,带领观众重拾红色记忆。讲解员说,19459月,中共中央决定从华北解放区抽调部队进入东北,与当地武装力量整合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当时的嫩江流域形势复杂,各方势力勾结,当地的达斡尔族代表连续开会三天三夜,最后决定跟着共产党走,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展览展出3个月。观众可免费参观体验。

 

(流程编辑:u028)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