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八届(2025)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与医用机器人类别赛在昌平收官,落户怀柔科学城的北京莱仕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基于人工智能的激光骨科手术机器人”项目摘得桂冠。该公司总经理魏巍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这场胜利不仅是对我们技术创新的认可,更是怀柔科创生态培育的成果。
跨界创新成夺冠关键
激光“光剑”破解临床痛点
在传统骨科手术中,医生依赖机械锯切割骨骼,不仅精度仅能达到2-5毫米,手术过程中还会产生飞溅的骨渣与血沫,机械压迫更易导致手术误差。莱仕博“基于人工智能的激光骨科手术机器人”有望彻底改变这一现状。
“我们的‘冷消融激光切割’技术就像一把精准的‘光剑’。”魏巍用通俗的语言解释道,产品采用脉冲式激光替代传统机械工具,激光束仅0.3毫米粗,切割精度可提升至0.2-0.3毫米,误差是传统手术切割的1/10。同时,我们通过采用优化的控制方式和算法,使得切割时骨表面最高温度不超过45℃,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更关键的是,非接触式操作避免了机械力对患者躯体的扰动,实现“量到哪切到哪”,完美适配预制假体的精准安装需求,可显著缩短患者术后康复周期。
激光切割离体动物骨骼
谈及让项目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魏巍直言:“我们的参赛项目利用了‘AI+激光+手术机器人’的三重结合,该领域在国内乃至国际都属于领先探索。也正因其跨界融合的创新性,得到了众多评委的认可,对这种非接触式激光切割的应用可能性充满兴趣,这是我们在大赛中夺魁的关键所在。”
两年攻坚突破技术难关
医工结合摸准研发脉络
医疗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是个漫长的过程,从想法萌芽到原型机落地,莱仕博团队仅用两年便完成核心技术突破。
2022年8月,魏巍与激光专家、临床医生等在内的4名核心成员,共同怀揣梦想来到怀柔,并于同年完成公司注册,落地于怀柔科学城的北京海创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海创院的支持下,仅用半年多便完成场地装修,正式启动研发工作。
魏巍展示激光切割离体动物骨骼成品
万事开头难。魏巍回忆:“我们研发的项目在行业内还属先例,想摸着石头过河都没办法,最开始连激光类型都没确定。”如何解决公司的燃眉之急,怀柔科学城有着天然的优势。当时,怀柔科学城已有多家激光设备科创公司,更巧的是,最近的一家距莱仕博仅十几米。公司团队选用了他们的激光器进行实验验证,最终完成技术路线定型。用魏巍的话说:“在怀柔科学城,我们真能‘足不出户’搞研发。”
研发过程中,团队面临的另一项挑战,是医工语言的转化。“医生说‘要这样切’,别看就几个字,我们的工程师要把它变成算法能识别的工程指令。”魏巍介绍,这就需要我们有非常专业的医师团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知道该怎么切;更要有能把经验转化为算法的工程师团队,通过AI算法优化激光能量输出与切割路径,确保在精准切割的同时保护周围组织,最终实现用AI代替医生制定手术方案,自主完成手术。
利用AI激光骨科手术机器人切割离体动物骨骼过程
目前,项目原型机已在离体动物骨骼上完成脊柱、关节、肩胛骨等多部位的切割测试,下一步将进入动物活体实验阶段,预计一年后可推进至人体临床前的型式检查环节。研发至今,该项目已申请16项国家专利,其中5项已获授权。
医企深度协同研发
技术优势领跑国内
在临床合作方面,莱仕博已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建立紧密联系。2024年下半年,公司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联合申报的国家卫健委重大科技专项“骨与软组织肿瘤精准治疗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诊疗体系的建立”成功立项。
“现阶段主要对接医院需求,优化硬件与AI算法,未来这些顶尖医院将成为临床实验的首选合作方。”魏巍透露,目前尚未开展人体临床实验,但离体实验中展现的复杂曲线切割能力已获医生认可,0.3毫米的激光束可实现人手难以完成的曲面切割。
对比国际同类技术,莱仕博的差异化优势集中在AI算法与临床适配性上。魏巍介绍,我们的AI算法专注于切割路径的精准规划,能将医生的临床经验转化为标准化操作。相较于国外对标产品,团队更了解国内临床需求,且依托怀柔科学城的研发资源能够实现更快的迭代速度。
怀柔科创生态赋能
三年规划剑指产业化
作为一家在怀孵化、在怀发展的硬科技企业,莱仕博的成长离不开怀柔科学城支持,与海创院“投孵一体”模式的全方位赋能。
三年来,北京海创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丁光翔见证了这家公司的成长与蜕变。他介绍,海创院作为硬科技企业孵化器,从注册到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管家”服务。针对医疗器械研发周期长的特点,海创院2024年对该公司追加投资,同时协助对接怀柔科学城创新投资基金,构建起稳固的资金保障体系。
技术支撑上,海创院通过旗下投资企业开放激光平台,为莱仕博初期的激光技术路线探索提供设备与技术支持,助力团队避开研发弯路。正如丁光翔所言,莱仕博是100%诞生并成长于怀柔的硬科技企业。诸如此类企业,海创院自2019年成立至今已成功孵化10余家,这正是区域创新生态活力的生动体现。
“场地三年免租直接降低了初创成本,更关键的是共享资源帮我们省了大工夫。”魏巍说,海创院内部其他激光项目的设备可供借用测试,避免了巨额设备采购支出;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则为切割断面的微观扫描提供了便利,无需奔波外地即可完成效果评估。在政策层面,怀柔科委不仅推荐公司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支持,还安排专人指导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大幅提升了项目获批概率。
面对年增速20%的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莱仕博制定了清晰的产业化路线图。第一步用2-3年拿产品注册证,依托怀柔平台对接医院完成临床实验与术后观察;第二步取证后借助政府资源开展医疗机构试用,逐步扩大应用场景。
谈及未来,魏巍表示,公司英文名“Lightsaber”取自《星球大战》的激光剑,寓意用精准激光技术重塑外科治疗格局。希望公司能与怀柔科学城共成长,让AI激光手术机器人成为全球最顶尖“骨科医生”,让高端骨科手术技术惠及更多患者。
来源:北京怀柔微信公众号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