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的“班超”,最近踢到了中超赛场。未来,这种“超超”联合将成为常态,系列活动还将覆盖篮球、排球等更多体育项目,让中小学生有机会走进顶级职业联赛赛场,感受高水平竞技氛围,展示校园体育成果。
传球、盘带、射门……在中超联赛北京国安对阵青岛海牛比赛的中场休息时间,40余名中小学生走上赛场,开展校际“班超”联赛。作为“校园足球主题月”的重要环节,该活动旨在通过足球运动深化育人功能,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共育校园足球文化新生态。
最近,“足球”是中小学校园的热门词。足球文化节、足球主题班队会、亲子足球嘉年华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的校园足球节全体总动员,覆盖各年级学生。在班级联赛和个人挑战赛上,学生们各展所长,自选参加“颠球大师”“最佳射手”“运球小达人”等项目,切磋球技,展现自我。该校还邀请学生设计队徽、撰写报道、担任小裁判,以足球为载体,促进五育并举。密云区滨河学校开展了足球“班超”联赛、啦啦操展演、足球趣味科普等活动。该校校长赵静说,希望学生能够多角度了解足球文化,锻炼身体的同时有所感悟。
“各校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将足球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在运动中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市教委主任李奕表示,将持续以面向全员的“班超”联赛为基础,以“班超进中超”等品牌活动为亮点,不断开拓校园足球发展新领域。
未来,市教委将联合体育部门及职业俱乐部,探索推出“班超进CBA”“班超进排超”等系列活动,让热爱不同运动项目的学生有机会走进顶级职业联赛的赛场。
目前,本市已构建起市、区、校、班四级体育联赛机制。今年上半年,99.7%的中小学开展了全员参与的各类班级赛,累计举行班级赛19.4万场,其中足球班级赛4.5万场。校园足球已形成“区区有特色、校校有品牌、班班有比赛、人人可参与”的良好生态。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