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火警骤响?门外暴雨倒灌?凌晨床板摇晃……危机突发时,呼叫等待救援?前10分钟通常只能靠你自己,而你要靠家用应急包!
明天(11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修订发布的《家用防灾应急包》国家标准(GB/T 36750—2025)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家里的“生命守护包”有了更科学、更实用、更规范的标准指南。
新国标应急包新在哪?
新国标有哪些突出变化?消费者在选购时应关注什么……国家应急广播记者采访了牵头修订新版标准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公共安全标准化研究所所长秦挺鑫。

拒绝“样子货”!性能要求“更严苛”
作为“移动堡垒”,应急包体必须足够“抗造”。秦挺鑫表示,新国标升级的另一大重点,是对质量提出严格要求。
硬核:标准对包体提出了耐磨、耐腐蚀、防静电、抗撕裂、防水、抗跌落等方面性能要求。比如,应急包从1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应急物品物理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应正常,无机械损伤,紧固件无松动。

可靠:应急场景往往伴随着高温、高湿、大风等特殊环境,对物品质量是极大考验。就拿防水防风火柴来说,新国标要求它在浸水24小时后仍能顺利擦燃,即便处于10m/s-15m/s的风速环境中,也得能擦燃并维持燃烧,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

防风火柴
而水、食品的保质期,由原来的“不低于1年”,调整为“大于或等于36个月”。手电筒的技术要求为“满电照明工作时间不少于5小时” “能采用机械或太阳能充电装置等供电储能”,且“宜具备照明、报警、收音、对外输出充电等多项功能”。
智能:新国标建议应急包加装定位、报警、环境监测等功能;还可以设置二维码,随手一扫就能获取应急知识、逃生路线、应急物品使用教程等,堪称“应急小百科”。
此外,“数字赋能”将在一些应急环境下发挥实效。在电力中断条件下,新标准提出在基础应急包中配备多功能手电筒,并建议具备手摇发电功能,可为应急包内的智能化模块(如物联感知)充当独立电源。在通信受阻条件下,新标准提出配备北斗模块,通过独立于地面基站的卫星通信方式,可实现求救信号的发送。
为什么需要一部新国标?
旧标准跟不上当下的“灾”与“需”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超强台风等更加频发,当“一天下完一年的雨”,“新考验”对应急包提出“新要求”。

今年6月下旬,贵州榕江县遭遇连续强降雨,“村超”球场被淹,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应急包新国标的实施,正呼应了当下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频发现状。
秦挺鑫表示,本次国家标准的修订,通过“标准化引领、场景化适配、智能化升级”等多维度举措,推动实现家庭应急防灾从被动储备到主动防护的转变,促进我国家用防灾应急包的推广应用。
此前,2018版标准对于应急物品的技术要求偏宏观,且缺乏配套的实验检测方法,难以依据标准进行第三方检测认证,企业的执行意愿不高。部分企业采用拼价格的方式争夺市场,忽视产品质量,导致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利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如今,统一的标准有助于企业生产合规产品,引导家庭按需采购符合国标的应急包,避免了“过度配置”或“配置不足”,提升应急包的实用性。
谈及如何“按需采购”,秦挺鑫认为消费者可根据所处地区的自然灾害特性,来考虑所购买应急包的关键性能指标。
例如,家庭所在地区频发暴雨洪涝等水生灾害,应首要考虑应急包的防水性、表面抗湿性能等;生活在地震带附近的家庭则应关注应急包的防砸、抗压性能。
此外,大家在购买时还要关注应急包型号规格、执行标准(GB/T36750—2025)、生产日期等包装信息,避免买到过期失效或假冒伪劣的产品。
完成从“有”到“优”的标准升级
关乎生命的应急包,不能停留在“有就行”的层面,必须追求“真有用”“真好用”。
新国标的出台,正是一场及时的“标准升级”。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应急科普宣传的持续发力,公众的安全应急意识正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家庭开始关注防灾应急产品。特别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出“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储备基本的应急自救物资和生活必需品”,配备家用防灾应急包成为越来越多家庭“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首要选择。
新国标的施行,以家用防灾应急包的形式将防灾应急产品进行集成,从专业角度给公众提出建议;明确应急包的技术性能要求以及所需的试验检测方法,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旨在让每一个家庭的应急包,切实变成“生命保障”。
立即升级家中应急装备,愿每一次风雨来临,你和家人,都能从容应对。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