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融业发展成就专场。北京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年来,北京引聚优质外资机构,辖内新设13家外资银行保险机构。

具体来说,这些机构包括全国首家境外保险公司直接投资的保险资管公司——保德信保险资管,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保险经纪公司——汇丰保险经纪,保险中介开放新政实施后全国首批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宝马保险经纪、安顾方胜保险经纪等。支持北京农信保险经纪、北京盛唐保险经纪变更为外商独资机构。今年北京已支持3家外资机构增资超11亿元。

北京紧抓“两区”建设机遇,积极开展先行先试。近年来,北京金融监管局已有3项改革创新案例在全国推广,6项案例在全市推广,2项政策入选“两区”十大最具影响力政策,1项改革举措获市政府“金融创新推进奖”,1项全国突破性政策、1项全国标志性项目及3项重点工作入选北京市2024年“三个一批”成果。今年,北京又先后出台全国首个不动产信托登记、首个股权信托登记专项文件并推动首单案例落地,产生良好示范效应。

北京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世行规则、“北京服务”制定近20条举措并全部落地。实现许可申报要求一张清单、许可事项一个入口、批复文件一键送达,37项行政许可审批时限平均缩减31天。北京建立外资银行诉求响应常态化机制,全覆盖走访外资银行,有效传递“投资北京”声音。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辖内银行业总资产38.3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3.3%;保险业总资产2.3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倍。2024年,北京地区保险深度7.12%,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为每人1.6万元,是全国的4倍,保险深度和密度保持全国第一。

北京地区银行业保险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行业风险总体可控,行业转型步伐加快。五年来,辖内不良贷款处置额较“十三五”时期增长1.4倍。不良贷款率0.7%,持续处于全国低位。银行资本充足率16.58%,高于全国1.22个百分点。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65.7%,高于全国31.3个百分点。辖内资管机构管理的资管产品增至16.8万亿元,中小金融机构减量提质深入推进,五年来,共有232家保险专业中介弱体机构退出市场,3家村镇银行实现“村改支”。

五年来,辖内银行业保险业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累计增加贷款、债券投资和保险资金运用超7万亿元,全力支持首都经济回稳向好。

持续优化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方面,北京地区个人养老金缴存资金超223.1亿元,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理财、商业养老金合计超594亿元,居试点城市前列。北京普惠健康保不断升级,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病史,推出四年来累计参保超1700万人次,2025年度续保率达80%,可补充最高350万元保障。“北京普惠家财保”上线近一年来已承保25.8万户。保险公司对近三年特大洪水、极端大风以及冰雹等大灾赔付超40亿元,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