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是“望闻问切”的四诊之一,在中医诊断学里的权重最高。
切脉(号脉)很有讲究,中医认为,脉为血府,可以通过切脉了解脉位不同表现而测知脏腑、气血盛衰等情况。
看中医最好什么时间段去?《生命时报》结合专家观点,提醒你中医问诊的注意事项。
一天中,什么时间的脉象最真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江海涛表示,早上空腹时诊脉,得到的信息比较准确。
经过一晚休息,人体各方面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时段的脉象是人体平和状态下的真实反映,有助诊察出有病的脉象。
反之,吃过饭后,胃肠道开始运动,主管肠胃的神经开始兴奋,血液大量涌向这些部位,会使脉象发生变化,不能反映最客观的结果。
如果做过某些活动再来号脉,这时血液大量涌向四肢肌肉,更会影响诊脉结果。
“号脉最好在身体没有大活动下进行,一般来说,早晨睡醒后来看中医,脉象是最真实的。”江海涛说,上午8~10点都是较为合适的看诊时间。
不过,很多人因工作、交通或挂号难等客观原因,无法早上就诊。江海涛表示,如果一定不能早上去也不要紧,选择合适的时间看诊就可以。
目前很多中医院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断病情,且中医经验丰富,不必担心不能在上午号脉而误诊疾病。
号脉能看出哪些问题?
人体的经脉贯穿全身,与五脏六腑相连;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还提出过“以脉定证,平脉辨证”(从脉搏中诊断疾病,并区分疾病处于什么阶段)的说法。
患者来到诊室后,最好先休息平静一下再让医生把脉;把脉前切勿大喜大悲,心情平和自然,号出的脉才准。
广东省佛山复星禅诚医院中医师禤影妍表示,号脉可根据脉象变化推断人体气血变化,判断健康状况。
如果脉象和缓有力,可判断体质气血充足;
如果脉象细弱或虚软无力,很可能气血不足;如果出现脉涩不畅,大多会表现出气滞血瘀的相应症状;如果出现脉浮而紧,则很可能外感风寒患上表证。
看中医前,做到3件事
无论选择什么时间去看中医,都要注意以下问题。
最好素颜
“望”为四诊之首。一个人的面色、舌象、眼睛及指甲颜色,都能间接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
看中医前一定不能涂口红、粉底、眼影、指甲油等化妆品,否则直接影响诊断。
保护舌苔
“望舌”是中医望诊的重中之重,舌苔变化包括舌(苔)色、舌体、舌形以及舌(苔)的薄厚程度,直接反映了人体生理、病理状况以及病情深浅。
就诊前不要刮舌面,同时忌吃话梅、咖喱、咖啡、果汁等有颜色的食品饮料,以免舌苔变色。
心态平稳
号脉要求安静,包括外环境与医患两者心神的安静。
如果经历了路途奔波或剧烈运动后才见到医生,最好先在诊室外坐一会儿平复心情,然后再进入诊室。
来源:生命时报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