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轮转,没有想象中的浓烈油墨味和嘈杂声,充满“未来感”的车间将印刷企业的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生动呈现,这是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多家印刷企业,留下的最强烈的印象。

北京印刷业以首善标准为引领,以数智引擎驱动创新,以绿色底色筑牢根基,正从高效保障迈向创新引领,为首都发展和文化繁荣持续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印刷力量”。

“零失误”不再是梦

雅昌展示厅美轮美奂。王小宁摄

走进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这里犹如书籍艺术博物馆一样美轮美奂,精心陈列的印刷品述说着这家企业的一次次突破,一个个创举。

雅昌展示的各类精美图书。王小宁摄

而在众多展品中,就有今年多项国事活动和文艺晚会中,多国宾客所接收的请柬、晚会节目单,这些都是雅昌参与印制的。“每一次重大保障服务,都是对企业综合能力的验证,在技术上,我们要亮绝活,比如经验丰富的烫金技术人员,能在机器轰鸣中听出烫金工艺是否到位。” 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成告诉记者,请柬、节目单上的烫金工艺要考虑多次套烫的准确性,以及温度、压力对纸张和烫金材料颜色变化的影响。压力稍大,纸张会破;温度稍高,金色会发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近30年来,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正是以这种追求零失误,极致严谨的态度,多次圆满完成了多个国家重大项目。

要论红色基因的深厚传统,非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莫属,这家1931年在战火中成立的瑞金中央印刷厂,自1972 年以来,已连续50余年承担了全国两会资料的印制任务。当记者走访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时,董事长张晋自豪地说,“我们的特色可以说就是服务党和国家时间最长、红色基因传承最好。”据他介绍,该公司印制书刊已超100亿册,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毛泽东选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著作选读》,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复兴文库》等众多重要书刊。

事实上,自2019年起,北京市出版物印刷服务首都核心功能保障体系正式运行。北京市已认定发布20余家“保障企业”名单,并每年组织考评,隔年对保障企业重新认定,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做到“优进劣退”。在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中,企业质量意识不断强化。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为了杜绝出版物加工过程中出现错帖、倒装等情况,华联印刷就创新性地提出对关键工序进行“机器配帖+视觉检测+扫描校验”的解决方案,实现了配帖工序零差错。这一方案被出版社采纳并推广,从源头上提升重大主题出版物的印制安全水平。不仅如此,华联印刷还通过高低温循环拉力测试,模拟从酷热到严寒的极端环境变化,确保图书的装订质量。

一本书也能起印

一本书也能印刷?是的,您没听错。在数智技术的背景下,北京印刷企业已经能够轻松又自如地加以实现。

北京建宏印刷有限公司的车间生产线。

“在我们车间,没有任何一台传统印刷方式的设备,全部都是数字印刷设备。这在全国也非常少见”,面对记者的好奇目光,北京建宏印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强介绍,“我们服务的是用户小批量、定制化需求。一张报纸可以印几十份,图书可以一本起印,流水线上出来的图书可以做到本本不同”。原来,这家企业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最新技术与数字出版相结合,自主研发了全套软件系统,打通与出版社、电商平台的数据链路,让按需出版、先销后印的图书新零售成为可能。

数智技术加持下的数字化车间早已突破了大家的想象。走进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栗延秋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更侧重的是基于全工厂的信息化流程,加强数据联通、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使用,进一步实现数据辅助决策。”基于盛通出版服务云平台,公司已打通了京、津、冀、沪四地八大生产基地,集成ERP、MES、APS等系统,实现了订单处理、生产调度、质量管控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我们订单处理速度提高了30%,生产周期缩短了20%。” 栗延秋说。

同样带来好消息的还有北京方正印捷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方正印捷正推动最新一代喷墨技术在印刷产业的普及与发展,为产业提供强有力国产替代方案。“在喷墨技术应用领域,国产品牌已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成为印刷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推手。”这位负责人表示。

为绿色技术改造每年投入千万元

“北京印刷业的绿色环保建设已经系统性地走过了十余年,我们执行的环保标准甚至比国外都高。”走进北京联兴盛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仙顺面对记者的提问,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顶佳世纪印刷有限公司。

目睹顶佳世纪印刷有限公司的光伏发电系统,场面可谓壮观。这家公司自2016年起,分三期建设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实现年发电量约200万度,年减碳量超过千吨。同时,工厂车间全面采用LED照明,并实施集中供墨、供气、加湿处理,以及润版液、墨辊的循环制冷等集约化措施。“目前,企业每年投入上千万元用于绿色技术改造。”相关负责人说。

推动低墨位设计、减少塑料使用、采用简约装帧等方式,减少非必要工序,开发绿色产品……历经十余年探索,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的全链条绿色管理模式,更是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近年来,北京印刷业持续完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北京市专门设立“北京市出版物印刷企业绿色化发展奖励资金”,重点支持北京市出版物印刷企业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代表国家领先水平的环保治理绩效A级企业数量已从2023年度的12家提升至2024年度的17家,同比增长41%。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