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大家好啊,我是“宣宣”,“宣宣”超有料的学习笔记来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就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健康和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宣宣”认真学习了《人民日报》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的专访:《推动卫生健康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权威访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现在就来和大家共同分享!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哦!

学习笔记第96期

划重点

坚持把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为根本价值取向,不断缩小城乡间、区域间、人群间服务差距:一是科学认识形势,主动服务大局。二是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推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卫生健康服务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标志性贡献:一是突出战略引领,推进工作全面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二是突出发展均衡性,以基层为重点推动分级诊疗取得明显进展。三是突出公益性,全面夯实公立医院发展基础。四是突出服务连续性,打通防治康管全链条卫生健康服务。

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积极促进健康老龄化:人口高质量发展涵盖生育养育教育健康各个方面,要加强综合施策。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延长产假、加强孕育服务、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一系列促进生育政策措施。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必会点

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事关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体现。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健康优先发展既是发展目标,也是发展支撑。

“十五五”时期,我国老龄化程度将继续加深,失能失智医疗照护需求增加,疾病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需求增加。

金句摘录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我们要全面落实全会部署,围绕群众健康期盼,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卫生健康新篇章,努力争取到2030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左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标志性贡献。

我们要坚定信心信念,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卫生健康的优质服务、安全保障能力、高效治理水平,响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应对国际环境变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让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给出专业意见,帮助患者就医更加科学规范有序。

      

关联知识点1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卫生健康工作与这四个特征都紧密相连,其定位可概括为:

一是人民幸福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更谈不上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健康是人民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14亿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根本前提。

二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与“稳定器”。健康的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核心的要素。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意味着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能有效延长“人口红利”,创造“健康红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服务、养老产业等)是未来经济的强大增长点,能催生新业态、创造大量就业,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维护好庞大老年人群的健康,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照料负担,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长远之计。

四是社会文明的“鲜明标志”。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然拥有覆盖全民、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和文明进步的程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直观体现。

     

关联知识点2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部署下,卫生健康工作应聚焦以下几个战略方向:

一是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这意味着工作重心前移,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让每个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二是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这是国家安全体系的“底板”。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重大疫情应急响应和救治机制、物资保障体系,筑牢基层公共卫生“网底”。

三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核心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持续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让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

四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具有独特优势。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医保支付政策,发挥其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中西医并重、互补的卫生健康服务模式。

五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是贯穿未来数十年的国情。要加快建立“医养结合”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推动老年医学发展,实现健康老龄化。

六是促进医疗卫生与科技深度融合。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同时,集中力量开展医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障生命科技领域的自主可控。

 

第九十六期分享就到这里啦

下期分享咱们不见不散哟!

供稿:宣讲服务处 许成成

审核:李北

责任编辑:苏文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