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北京将在七城区遴选10万名慢性病患者 到社区医院用中医“治未病”

2017-02-24 14:27 编辑:TF006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2月24日讯,今天上午,本市举行2017年北京市中医药工作会议。记者获悉,本市将在7个城区的社区医院试点“中医治未病”,为10万名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中医操法推广、食疗方推广、中医心理调节等药物和非药物疗法,从预防角度关注居民健康。还将在亦庄建立中医药创新驱动示范园,为中医药领域的入驻企业和入园人才提供房租减免等优惠政策。

回龙观社区医院  阎彤 摄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介绍,2016年本市启动京廊中医药协同发展“8.10”工程,开展包括北京6家三甲中医院10个重点专科到廊坊开设300张病床、北京10家三甲中医院与廊坊10家中医院建立医联体、北京12位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到廊坊、北京10项优势传统技术传播到廊坊等8类共80余个项目,在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方面与廊坊开展全方位合作。

今年,本市将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试点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落地工程”,遴选10万名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推广使用高血压、糖尿病和失眠、肥胖中医药治未病服务,推广中医养生保健方法,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届时,将在上述试点区有条件的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中医治未病的指导室。配专门的团队,包括中医大夫、咨询员和调理员等,建立规范,实施岗位管理,把治未病推下去。不仅是慢病患者,老人、妇女、儿童都将作为治未病的重点人群。

“十三五”期间,全市三级中医医疗机构将达到30家,市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达到60家,国家级示范单位达到30家。每千常住人口中医床位数不低于0.9张,中医类别医师数不低于0.77人。100%的妇幼保健机构、康复医院甚至中医药业务科室。建设16个区域中医医疗中心。100%的签约家庭医生团队能投提供中医药服务。

“十三五”期间,本市争取把中医药纳入北京市中小学校本课程,推进中医药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结合,培养1000名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师,鼓励非医学高校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全市中医药服务总量的40%以上,中医药成为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力量。加强中医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以中医全科医师为核心的全科医师服务团队数量不低于全市全科医师服务团队总数的25%。

市中医局决定依托亦庄汇龙森科技园建立中医药创新驱动示范园。示范园将为中医药领域的入驻企业和入园人才提供房租减免、人才培养、资金、技术平台等各项优惠政策,例如,首期提供30000平方米空间用于示范园建设,根据专家委员会评审出的项目级别提供不同的租金减免优惠,最高首年免费、第二年减免50%,第三年减免30%。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入园项目可获得20万-100万元的启动资金支持,成长性企业可获得最高不超过3000万的资金支持。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代丽丽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