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 怀着这三大期待
2018年1月8日讯,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这位刚满40岁的领导人去年上台执政以来,以信心满满的姿态带领法国恢复在欧盟、中东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令世界惊呼“法国外交归来”。
马克龙 资料图 新华社/法新
马克龙:新生代开启中法合作新篇章新生代开启中法合作新篇章
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这位刚满40岁的领导人去年上台执政以来,以信心满满的姿态带领法国恢复在欧盟、中东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令世界惊呼“法国外交归来”。对于中法关系,马克龙看重机遇。作为法国政坛新生代领袖,马克龙的访华之旅对于中法关系无疑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同时也将开启中法合作新篇章。
首次访华有三大期待
马克龙的多次公开表态和实际举动表明,在他眼中,中国是一个与法国积累了深厚信任和友谊、能够带来诸多机遇的合作者。去年8月底,马克龙在法国驻外使节会议上首次系统阐释外交政策时,曾7次提到中国,而提到美国和德国分别只有3次和4次。他对中国的重视可见一斑。
马克龙认可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希望延续中法之间长期积累的信任和友谊。作为一个有全球视野的领导人,他认为,在应对气候变化、朝核问题等重大议题上,与中国的合作不可或缺。马克龙曾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随着美国决定退出《巴黎协定》,中国和印度成为法国推动落实这一协定“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据法国总统府4日召开的闭门吹风会透露,马克龙对于首次访华主要有三大期待:增进和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朝核问题等重要议题上的合作;推动中法经贸合作取得新进展,包括在核能、航天、农产品等领域签署合作协议;增进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了解和互信。
除双边议题外,马克龙此访的“国际色彩”值得关注。中国外交部表示,此访期间,中法两国领导人将探讨如何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改善全球治理,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
出手稳准狠的改革者
从名校学霸到投资银行家,从政府部长到总统,马克龙履历完美,“精英范”十足。法国舆论曾经担心这个少年得志、从未受挫的幸运儿能否扛得起改革大任。
就任以来,马克龙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树立执政权威,并一改法国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颓势。从执政开局的表现来看,热爱拳击运动的马克龙是一个意志坚定、出手稳准狠的改革者。他克服重重阻力,完成了难度较高的劳动法改革,推动法国的经济文化从“分蛋糕”向“做蛋糕”转变,在国内初步树立执政权威。其间由于动了有关利益集团的奶酪,马克龙的民意支持率一度骤降近10个百分点,但他依然坚持推行并力保改革“含金量”。在熬过街头抗议活动频发的阵痛期后,马克龙的民意支持率又逐渐回升。
马克龙在2018年伊始向民众致新年祝福时说:“法国已开始发生深刻变革,并将于2018年以同样的力度、节奏和强度改变。”“我不会停止行动。”他说。
在外交方面,马克龙更加意气风发。与资深政要相比,世界舞台上的这张新面孔毫不逊色。他提出“重塑欧洲”计划,推动欧盟在防务一体化、非法劳工改革等领域取得具体进展;在黎巴嫩总理哈里里辞职事件僵持不下之际,邀请哈里里访问法国;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退出《巴黎协定》等决定说“不”。
带“美国范”的务实派
记者在法国调研发现,马克龙的施政具有鲜明的结果导向,务实色彩明显。以用人为例。现任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虽然和马克龙原本处于不同政治阵营,但他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经济治理理念和马克龙相契合,马克龙便将经济改革“先锋”的重任交给了他。
马克龙注重结果导向的表现还在于,严格要求团队遵守和媒体沟通纪律,保证施政效率不受场外因素影响。据法国《世界报》披露,马克龙入主爱丽舍宫后对内阁团队实施“铁腕”管理,他明确要求各部长级官员在内阁会议结束后不得在总统府内和媒体交谈,并多次重申内阁成员不得向媒体提供政治高层的内幕消息。
马克龙的务实风格中还流露出相当多的“美国范”,这在注重法国独特性的历任法国总统中较为罕见。他模仿美国白宫的习惯做法,在签署新的重要法案时通过电视直播,以加强和民众沟通;他上任以来,法国总统府发布的英语新闻公报也显著增多。法国民调公司Elabe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年初,信任马克龙能够解决棘手问题的法国人比例已经回升至42%,与去年最高峰仅相差3个百分点。
观察:承前启后的重要访问
专家认为,此访对中法关系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有助推动新时代中法、中欧关系发展。
法国是首个同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最新数据显示,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三大投资目的国,中国是法国在亚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投资合作集中在能源、汽车、航空、医药等领域。
专家分析,近年来,两国在民用核能、航天等领域务实合作可圈可点,两国共同参与了英国欣克利角核电项目,还探讨共同开发其他第三方核电市场。访问期间,中法有望在民用核能合作等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国将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绿色发展、区域平衡、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领域备受关注,法国或在上述领域与中方分享经验,深化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说,养老产业、文化创意等也有望成为两国合作新亮点。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通过此次元首外交,中法可就发展战略进行沟通,对合作发展形成更多共识与助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刘作奎说。刘作奎表示,这几年中法在涉及全球治理等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中法为推动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反恐、朝核问题、中东问题等地区和全球安全问题上也拥有广泛共识。
专家认为,法国还有望在西方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引领性作用。法国商界期盼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中方也希望把对法合作打造成一个示范。同时,马克龙此访也有望为夯实中欧关系创造更好的条件。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