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鼎院士逝世 曾被称为“中国海洋地质之父”
刘光鼎院士逝世 享年89岁!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刘光鼎院士于2018年8月7日下午18时逝世,享年89岁。
刘光鼎院士简介:
刘光鼎,1929年生,山东蓬莱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地球物理学报》主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
刘光鼎院士最具声誉的称号是“中国海洋地质之父”。他一辈子为中国寻找石油,特别是为中国海洋能源开发所作的贡献,被称为具有“开创性”。
他长期领导中国沿海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完成"中国海地质构造及含油气性研究",主编《中国海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1∶200万)及专著《中国海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运用岩石圈板块大地构造理论,分析中国海地球物理场、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历史,指导油气勘探。
作为中国第一个讲授地震勘探和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学者,他积极倡导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推动油储地球物理与浅层地球物理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近年来,在总结中国大地构造宏观格架的基础上,提出前新生代具有海相残留盆地,为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1982、1995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刘光鼎院士生平及成就:
•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北京地质学院任教12年。
•1958年,组建中国第一个海洋物探队,任队长。
•1964-1970年,任地质部海洋地质所地球物理研究室室主任。
•1970-1973年,任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技术负责人。
•1973-1980年,任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综合研究大队长。
•1980-1989年,任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司副司长,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副局长。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9年,担任《地球物理学报》主编。
•1989-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1993年,当选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
•1995年开始担任科委攀登计划85—34项目首席科学家,开展地球物理对隐伏金属矿床预测研究。
•1997年开始主持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国岩石圈结构与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
刘光鼎院士影响:
刘光鼎地球物理奖学金
“刘光鼎地球物理奖学金”由中科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刘光鼎先生于2007年发起设立,是面向全国院校致力于地球物理学研究、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而设立的专项奖学金。刘光鼎地球物理科学基金会规定奖学金额度不低于国家奖学金,2013年度奖学金金额为每位获奖者壹万元。
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
“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是刘光鼎地球物理科学基金会为了鼓励青年地球物理工作者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发挥聪明才智,积极推进中国地球物理事业的发展而设立的。该奖自2009 年起设立,每年评选一次,获奖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
相关新闻
中科院院士李天逝世 生前系四代机背景项目课题主要负责人
“航空工业沈阳所”微信公号消息,我国著名飞机气动力专家、隐身专业领域的开创者、气动隐身一体化设计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歼八系列飞机和歼十一飞机气动力专业总师、我国四代机背景项目课题主要负责人、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李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4月11日13时31分在沈阳逝世,享年80岁。
李天同志1938年10月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汉族。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流体力学专业,历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技术员、专业组长、副主任、副总设计师等职。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天同志长期从事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和隐身技术研究等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武器装备预先研究突出贡献奖、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第十届“航空航天月桂奖”之“终身奉献奖”。荣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一等功3次、二等功3次,于2016年被授予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李天同志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在飞机空气动力设计领域创造性地解决了型号研制过程中的多项重大技术难题,拓展了中国飞机气动布局领域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对先进隐身飞机气动布局的研究,开拓性地解决了气动与隐身在布局设计中的技术难点,创造出隐身与气动优化融合的新方法,为中国新一代先进战斗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一生十分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细心指导和培养了一大批飞机总体技术、气动力技术、隐身技术等领域的杰出人才。
李天同志是对党忠诚、矢志报国、信念坚定的优秀共产党员,是高瞻远瞩、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预研先锋,是严谨治学、执着探索、无私奉献的敬业标兵,是淡泊名利、传承事业、甘为人梯的学者楷模。他始终不渝地践行“航空报国”精神,一贯坚持“做人以德、做事以则、做学以理、做业以勤”原则,以卓越的贡献和高尚的品德受到航空界的广泛赞誉和敬仰。他的逝世,是中国科技界和航空工业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李天同志,更要化悲痛为力量,坚决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各项光荣任务,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继续奋斗。
李天同志安息!
李天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8年4月15日上午8时在辽宁省沈阳市回龙岗革命公墓举行。
李天同志治丧委员会
2018年4月11日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澎湃新闻)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