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破译师:看似神秘实则残酷 蹲战壕里听着炮声也得工作
这本书写的是战争年代我军密码破译师的战斗生活故事。我写故事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塑造人物。书里主要塑造了四个主人公,三个密码破译师和一个侦听员。在遥远的战争年代,与敌军作战,主要是与国民党军作战,在战争背后咱们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军事存在——那就是通过侦听敌军电台信号,破译敌军密码来获取核心情报,为作战服务的队伍。
作者:余之言
作者简介:余之言,河北故城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和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系,国防大学军队政治工作学研究生,曾出版长篇小说《剑走偏锋》、《影子战士》、《解密金鸳鸯》、《一个女人的战争》、《旺水谣》、《战争画廊》等,部分作品被搬上荧屏。
“二战”时盟军和日本作战,珍珠港事件等都和密码破译紧密相连,早在三四十年前这些都拍成了电视剧和电影。1932年的《美国黑屋》写的就是当时美国人破译四大国家密码的故事。我在七八十年之后诚惶诚恐地写了这本《密码破译师》。
我没有从非常专业的角度来写,因为小说是面对普通读者的,得让读者看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我用了很多比喻等方法来描写。小说也好、电视剧也好,都不是学术研究,我不能把它写成密码破译史或密码破译专著。将来电视剧里也不可能大量出现技术性的东西,否则特别难表现。这个题材是比较诡异的密码破译,当初我选择创作方向的时候就借鉴了很多悬疑和迷宫式的手法。过去的传统密码和现在的现代密码是牦牛和树叶的关系——根本没有任何关系,而过去最传统、古老的中文密码才是这部书的核心。书里有很多破译密码的方式方法,绝大多数是我在脑子里想的、编的,与现实关系不大。
为什么要写这么一部书?早在十几年前,我在南京政治学院学习时常在图书馆看书,发现了一些神秘的字眼,比如某部队在陷入敌军重重包围的危急关头,我军指挥员根据及时获得的可靠、准确的情报而做出决策,从而扭转战局、转败为胜。我就产生了疑问:像长征这样条件艰苦到极限的军事行动,前后都有敌军围追堵截,红军的将士们在哪儿能及时、准确、可靠、不间断地得到情报呢?我带着这个疑问,这些年来到各地图书馆和各大书店去查资料,陆续在网上、各媒体上发现有这方面的记录和记载,就开始搜集材料,研究了十多年。后来,我根据蛛丝马迹的线索,在七八年前找到了当年的一批老密码破译师和老革命,我和他们成为朋友,促膝交谈,得到了一些情况。当然,书里写出来的都是已公开、解密的,这得声明一下,不然了不得。
那么密码破译师这个职业和其他的职业有什么不同呢?破译师有六个职业特性,标志着他们的人物形象、文学形象和别人不一样。
第一个特性是职业环境的极度残酷性。业内把密码破译比作黑屋,如美国黑屋、中国黑室,就是指机密性太强,要在黑暗的屋里弄。它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需要安静的工作条件。我们的破译师在战争年代,在急行军中,必须在马背上破译,不破出密码,下一仗就打不好。极度残酷性残酷在哪儿?密码破译师就蹲在战壕里,那边打仗,这边赶快破译,你不知道周围是什么情况。破译师周围弹片横飞、伤兵哭天喊地,敌人的喊杀声就在前面,子弹擦着头皮就过去了,大首长急得团团转,死命令一个一个下,赶快破!等着呢!在这种心理压力和随时丧命的危险中,他们居然能非常沉着冷静,像旁边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在战壕里把密码破了。
第二个特点是关乎军机的高度直接性。这支部队就是直接为战争决策层服务的,和决策者左右不离,每天接触的就是大首长。做人物分析时必须把这个特性突出一下,因为这个特性影响我的主人公们的言行、性格、作风、风格的形成。我笔下的破译师在战争年代是非常牛的,比如头一天晚上,首长给各部队下一个命令说第二天早上四点半出发,但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地,不说到哪儿去,为什么?因为不知道要去哪,到处是敌人。得等到当天晚上密码破译师破开密码,才知道哪个地方没敌军、哪个地方是敌军的薄弱之处,往哪个地方冲、哪个地方打。破解密码后才有历史上湘江之战六十公里的口子,最后咱们剩下的三万人从那里跑出去了,不是破译了敌情,这口子是从哪里知道的?
第三个特性是职业效能的极端重要性。密码破译在历史上早有定位,它的作用有多大呢?可以让历史拐弯,改变战争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权威人士战后评估,盟军破译了德军的密码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早结束了三年,这是多大的贡献!在历次革命战争中,我军密码破译师以其强大的信仰,独特的职业技能、奇诡的破敌手段成了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多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重要力量之一。解放战争时我们的部队强大了,在三大战役中,我军密码破译师在很多时候几乎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部密码。与其说在等着我下命令,不如说等着破密码的大队下命令。至于国民党某位将领给他的三姨太发密码电报,说“现在被包围了,咱们家的碎银子在西厢房旁第三个老树洞里藏着呢”这样的信息,对破译师来说就像是透明的。
第四个特性是工作成果的超常保密性。这个职业是依附在战争之下的特殊职业,破敌人的密码很重要,不让敌人知道我们破了他们密码更重要,知道了他们就换密码了,甚至会出现其他的恶果。这个成果是重大战争成果当中最脆弱的成果,有时候破了很长时间,一句话泄露就完了,所以需要极度保密。战争年代,咱们的老前辈有极度严格的保密纪律,严格到对人的天性和个性都有影响。
第五个特性是政治素质的绝对性。正因为前面的特性所决定,这支队伍在政治上必须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绝对忠诚。我的人物在这样的环境里会出现什么样的故事,会有什么样的精彩表现,小说里都提到了。
最后一个特性就是职业行为的高智力性。破译师是动脑子的行当。过去曾有人说,中国军队是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我要说,中国军队至少有两类人文化非常高,一个是我们的领袖集团,第二个就是隐藏在战争背后的这一支被中华传统文化浸泡透了的、知识力量无比强大的军事存在——密码破译师,他们的文化程度高到了不得。
以上六个特性决定了我这部小说的人物形象会有别于类似题材的小说,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谍战小说,它是表现战争与密码破译结合的作品。
解放后,我军不少高级将领和中外军事专家都有一个这样的论断:统领军队作战,既要有正确的决心,又要有全面、及时、准确的情报,没有全面、及时、准确的情报就很难有正确的决心。我认为那些在革命战争中长久提供过及时、准确、可靠情报的无名英雄们,到了八九十年之后如果还得不到一定形式的大力宣扬和艺术褒赞,那是不公正的。我书里面也有这句话,写中国革命战争史,如果不说说这群人在战争当中做了什么,那是有缺憾的战争史。我的小说就是从军事情报学的视角来写战争史的。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201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