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该不该管?人大代表建议立法来规范

2018-08-14 12:11 编辑:TF011 来源:北京晚报

7月底,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法案,禁止初中以下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法案将在9月开学后立即执行。此举引发不少中国网友的关注,立法禁止中小学手机入校园的呼声越来越高。多位专家接受采访时认为,法国的经验值得借鉴,但一定要结合我国国情,通过立法进行规范必然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但考虑到复杂的社会背景,在管理上也不能一蹴而就,要分阶段进行,疏堵结合。

资料图 宋溪作

应明确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尽管我国还未在法律层面作出规定,但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注意。今年4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工作、全面排查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同时下发《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呼吁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积极参与预防学生网瘾工作。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教育部的紧急通知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与学生“斗智斗勇”成为不少一线教师的常态。

有些学生会准备两个手机,一个专门用来给老师没收,一个用来玩;一个人申请多个游戏账号,即使一个号只能玩两个小时,切换账号连续玩上十几个小时不是问题……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医生、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心理咨询师彭鑫记得,有很多老师都跟她讲过类似的事情。

“教育部下发紧急通知之后,学校很快就转发给了全体家长。一直以来,学校都很重视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尤其是对于因此而出现的沉迷游戏等问题的管理。但在和家庭配合引导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有家长把给孩子玩游戏、购买虚拟货币作为奖励。因此,究竟如何解决学生玩手机而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学校也很困惑。”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校长张曙光说。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不等于完全禁止他们使用手机。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教师、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顾问李红延认为,老师和家长应正确看待学生使用手机这件事,手机不是洪水猛兽,电子社会是必然趋势,不会使用只会与社会脱节。但在中小学生携带手机去学校这件事情上,学校应当严令禁止。“中小学生完全没有必要带手机,有事的话可以找老师借手机,学校办公室的公共电话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使用。如果有特殊情况必须带,要向老师说明情况并先交由老师保管。”

学生网瘾问题多与家庭环境有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初高中生近视率更是超过七成,,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

作为一位高中班主任,,全国人大代表王家娟见过不少因痴迷于手机游戏而耽误学习、自毁前程的学生。对此,她建议尽快修订教育法,,禁止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王家娟曾经多次在学校没收学生的手机,,有时候手机到她手里的时候还发烫。她注意到,,近些年学生中戴眼镜的数量明显比以前多,,在她看来,,这与中小学生长期使用手机存在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

此外,,容易分散学习注意力、易被网络不良内容侵害等问题都是反对中小学生带手机去学校的重要因素。

“手机就那么好玩吗?游戏就那么有意思吗?QQ上就有那么多话可聊吗?”面对自己整日沉迷网络、不愿学习的儿子,陈琪已经记不起自己说过多少次这样的话。她不明白,为什么儿子就是离不开手机。

对此,很多家长和专家都将原因归结为“上瘾”。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既有游戏公司的责任,,也有孩子自制力不足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家庭出现了问题。

在彭鑫接待的门诊中,,手机成瘾问题占到了前来咨询青少年心理问题的80%以上。彭鑫发现,,在这些孩子的生活中,,除了网络没有其他,,他们的家庭普遍缺少关爱,,父母忙于挣钱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疏于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长此以往,,孩子只能在网络中寻求缺失的温暖。

建议立法为学校管理提供依据

在专家们看来,两者并非“二选一”的抉择,疏堵结合形成长效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建议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公益演讲入校园的活动。例如,邀请法律专业人士为孩子们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孩子们对专家会更加崇拜和信服,他们说的话往往比老师、家长的唠叨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孩子们愿意听,也愿意照着做。”李红延说。

李红延非常重视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疏导工作,而王家娟则期望通过立法来规范青少年手机使用行为。

“仅仅依靠学校的校规校纪,其威慑力远远不够。至少应当把禁止携带手机入校园写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让老师有理有据地处理学生手机问题。这样,也能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有利于教学工作更好开展。”据法制日报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