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北京胡同巷子里的寻常吃食 林海音舌尖的乡愁

2019-03-25 10:59 编辑:TF022 来源:北京晚报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1921年林海音随父母返回台湾。1923年随父母迁到北京,定居城南。1948年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代表作有《晓云》、《城南旧事》、《春风》、《孟珠的旅程》。其自传体长篇小说《城南旧事》获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德文版获瑞士颁赠“蓝眼镜蛇奖”。

作者:默耘


 

图片来源:邓伟/摄

1948年,林海音一家从南苑机场上机回台湾。飞机到了上空,在方方正正的古城饶了个圈,最后难忘的一瞥是协和医院的绿色琉璃瓦。“人生百岁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莺花待故人”。从此,林海音笔下的北平,便是乡愁的味道。

如果说老舍描绘的四九城亦庄亦谐,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去感悟古城的气质。那么林海音的笔下,则是从一个孩童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蒸汽腾腾的生活热度。那萦绕不散的北平吃喝记忆,或许从单篇的作品里难以深刻体会,但如果将林海音所有儿童文学作品集结为《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则一目了然。不禁让人羡慕,有一个住在味蕾上的童年,尤其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是多么幸福。对于孩子来说,又会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

林海音没有在文中回忆大饭店的金碧辉煌,也没有描画老北京的宫廷琼浆,她在文中说:“北京做了八百年首都,有所谓五大名菜:烤鸭、烤肉、涮肉、谭家菜、宫廷菜。我不打算说,也不会说,我要从民间的家常菜说起”。那些寻常的吃食藏在小胡同小巷子里,林海音却如数家珍,烧饼油条夹泡菜、酸辣萝卜条、玉泉山的汽水、糖炒栗子、四季鲜果等等,都是不可追回的记忆。

只羊肉一种,林海音便写出了很多种吃法。用一天时间烧出的五香羊肉,夹在烧饼中,称为“烧饼夹炸羊肉”,再搭配一瓶冰镇酸梅汤。香喷喷的羊肉包子,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下学路上捧着吃几个,有滋有味;门前挂着清真记号的烤肉苑,下午总是排不上号,心急火燎赶在那里,都是要排大队,但是当伙计吆喝着“一碗肉、一碟葱、一条黄瓜”把菜有模有样摆好,可以大快朵颐时,那心里的痛快呀。除了羊肉,她在很多篇花笔墨写萝卜。绿皮红瓤“心里美”的萝卜赛梨甜,清脆可口,北平飘雪围炉夜话的时候来上一个,果真心里变美了;沙土园的门口还有一家蜀珍号,自制辣萝卜干,回家路上买上一包,还没有到家就一根一根捏着吃完了;六必居、天源、铁门的酱萝卜,配着茶泡饭吃,清爽可口,一碟酱萝卜竟然可以当一顿饭吃。

林海音的母亲在日本和台湾生活的时间比较久,但是林海音却在母亲的饭菜之外,自创了一套北京吃儿。例如“汽水泡饭”,用一瓶冰镇的玉泉山汽水,倒入热饭里,好像汤泡饭似的,吃起来非常凉爽。从小混迹在北京菜中的林海音,居然跟着家里的宋妈早早学会了擀皮包饺子,用炙炉烙盒子。而林海音的母亲,也入乡随俗,开始了北京菜式的操练,大葱爆羊肉、炒青豆、猪肉炒鸡蛋或者豆干丝、韭黄炒豆干、笋片猪肉、炒茭白,并在家涮羊肉,虽然她从来都是捏着鼻子躲在一边,但看着孩子们大口吃喝也很开心啊。因此去买菜也成为了一种门道,“母亲每天是到广安门大街的广安市场买菜,鱼虾就到西河沿去买。春天门口有挑担或推车专卖黄花鱼、对虾的,青菜则有整辆车的红梗绿菠菜”。随之连“切菜”功夫也细细讲述了一番,何时切丝,何时切丁,何时切片,何时切滚刀块,虽未直接描写在旁边等着菜上桌的馋嘴女孩,但已然栩栩如生。

溜达在街上的林海音,四处踅摸着好吃的,水果当然不能例外,她写北京的枣,竟然有“郎家园、老虎眼、葫芦枣、酸枣”等好多种,像台湾的桂圆一样普遍,味道却比过桂圆。而“冰糖宝”葡萄、“鸭儿广”京白梨、“喝了蜜的”柿子、青皮脆柿子,虽然流连在文字上,不知觉已经口水垂涎了。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与金波老师最近的一次交谈,他回忆,林海音上世纪八十年代回北京时,他们两人猫在小胡同里面喝老北京豆汁儿,林海音看着他喝豆汁儿的样子,说,你的豆汁儿不够地道。金波老师有些纳闷,林海音紧接着说,豆汁儿得烫着喝,并且需要拿着碗转着圈圈喝,边喝边咂嘴,那才叫香。可是你大口大口喝,说明豆汁儿不够烫呀!金波老师才明白过来。时隔多年,金波老师感慨:林海音是真的爱北京啊!

林海音从来不会用夸张的情绪去渲染已经童年的北京,她的笔下都是零零碎碎会被很多人忽略的小东小西。小到糖炒栗子翻炒的顺序,羊肉馆子什么时候人多,什么时候人少。远在台湾的她,落笔之时,又该是怎样的浓浓的乡愁!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2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