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在大英博物馆里了解中国文物 这本书虽不完美但却值得珍视

2019-05-17 10:49 编辑:TF011 来源:北京晚报

编者按:自1977年始,“国际博物馆日”设在了每年的5月18日,该主题日的设立旨在号召世界各国关注博物馆与文化事业。众所周知,位于英国伦敦的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拥有藏品800多万件,还有大批藏品由于空间的限制未能公开展出。我们可能会好奇,其中馆藏的中国文物都有哪些?作为读者,也许我们还未能有机会亲临大英图书馆博物馆。不过,通过阅读书籍,我们也可以在馆内进行一番遨游,透过馆内的中国文物,触摸中国传承千年的文明脉络。

大英博物馆 新华社记者韩岩摄

作者:马凌


中国文物的地位非常高

去伦敦一游的中国人,谁能不去大英博物馆呢?位于罗素广场的这一宏伟建筑,创建于1753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与巴黎卢浮宫和美国大都会,分享着一种难以逾越的“文化霸权”。它有800多万件藏品,每年接待500余万参观者,站在它那希腊式正门前,难免会有朝拜圣殿的肃然感。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数据,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世界上有47家博物馆进行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数量最多的一家,目前藏有中国文物23000件,长期公开展出2000件,包括书画、青铜、玉器、瓷器、织品、雕塑、金属、漆器、服饰等,很多是稀世之宝。“十大镇馆之宝”中,就有三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2017年11月,主要陈列中国文物的33号展厅整修后重新开放,英国女王亲自剪彩。据悉,女王一共亲临过大英博物馆三次,中国馆1992年整修开幕时,来剪过彩;2000年大英博物馆大堂新建后,她来剪彩开幕。换言之,三次中的两次与中国馆有关,正如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大维德基金会负责人、中国陶瓷资深研究员霍吉淑(Jessica.Harrison-Hall)女士所指出的:“中国文物在大英博物馆的地位非常高”。

如果要系统研究大英博物馆馆藏的中国文物,国内近年出版的《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大英博物馆卷》是很好的选择,此书是目前刊布大英博物馆中国古代文物藏品最多的一本,霍吉淑女士还撰写了专题论文博物馆中国藏品的积累历程》。但是,该书2400元的定价大约会吓退普通读者,所以霍吉淑女士的另外一本书——《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就显得非常亲民了,此书2017年在英国出版,简体中文版亦于近日出版,该书精选了600件馆藏文物,展现从石器时代至今的7000年中华文明史。它在国外一出版,就获得《泰晤士报》等媒体的一致好评,BBC更是称其为“美丽而全面的中国历史导论”。

此书当然会让人联想起“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馆才能办到的世界史撰写计划”——《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三册),从800万件馆藏中精选100件藏品讲述人类200万年历史,其“百物展”巡回至北京和上海展出时,观者如堵、盛况空前。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全三册)

博物馆:从帝国产物到多元阐释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来自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已经开始将历史博物馆作为文化产物和消费品的所在地来研究。博物馆是各种版本的历史——通过文字、图片和人造物品的形式——生成的地方(《发现之旅》、《大英博物史话》)。西方的自然博物馆衍生于大航海时期收纳各种标本的“奇观屋”(《珍奇屋:收藏的激情》,三联书店2017年版),历史和文艺博物馆则衍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人们通过enfilade(一系列)的展厅,从建筑中的一个空间顺着走向相关的另一空间,仿佛是沿着一种叙述的轨迹,每一个展厅就是一个单独的章节,但是,它们均在展现主情节”。

总体而言,西方传统的博物馆是帝国主义的一种产物,有着精英主义的结构,建构经典、传承文化,背后隐含着立场和意识形态。而“新博物馆理论”则对传统博物馆的文化霸权进行质疑,呼吁公众的参与和多元的阐释,并借此重构历史(《新博物馆理论和实践导论》、《博物馆怀疑论》)。在此大潮之下,传统的大牌博物馆,比如大英博物馆,也要顺应时代,对日常生活史和物质文化史的倾斜,对少数族裔、性别和阶层的关注、以及对文化交流的关注,成为必须要面对的事项。

对于大英博物馆来说,它的藏品的“合法性”也是问题,众所周知,当英国经过工业革命和海外扩展迅速崛起,成为“日不落帝国”时,劫掠来的大量珍贵文物最终填充了大英博物馆的展厅。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会自嘲说,大英博物馆分明就是“犯罪现场”,如果各国要回自己的文物,它只会留下寥寥可数的几件英国货。

借他人之眼,观己之历史

在此趋势下反观《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会多少领略作者的用心良苦。首先,霍吉淑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非一展、一书所能全部囊括,“本书绝大部分都依照传统顺序纵览整部中国历史,但因陈述方式有所不同,主要通过物品——艺术和物质文化,加以呈现,难免百密一疏。”博物馆风格各个不同,有以美学为旨归的博物馆,比如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洛杉矶盖蒂博物馆;也有以历史为追求的博物馆,比如大英博物馆。所以本书要从石器时代开始叙述,终结于2015年的当代艺术收藏品,其雄心历历可辨。其次,作者坦陈:全世界最好的中国文物还是在中国大陆与台北,因此书中并未以大英博物馆的馆藏“老大自居”,反而时时补充以其它博物馆的藏品,包括故宫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山东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馆、陕西法门寺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等等。其中易县罗汉像幸存下来10尊,其中9尊分别在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法国和英国,在书中每尊都有照片,都有收藏地的说明,非常负责。第三,出于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考虑,本书还对“饮茶”、“梅花意象”、“文人”、“西厢记”、“祖先和家庭生活”等设置了专节,这是一般史书所不具备的。至于那些“难以言说”之处,作者选择了回避,比如隋代汉白玉阿弥陀佛像,注明“中国政府于1935-1936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期间捐赠”,而《女史箴图》下的收藏信息则空无一语。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

中国被叫做“CHINA”,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瓷器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中的大量瓷器,以及95号大维德瓷器展厅,均给人以深刻印象。在大英博物馆的历史发展中,1876年弗兰克斯爵士将私人收藏捐赠,其中有许多瓷器,包括永乐的甜白釉碗。成立于1921年的东方陶瓷学会也向大英博物馆捐赠了不少瓷器,特别是大维德爵士的瓷器藏品经基金会托管,大英博物馆在2009年开放专厅永久展出这一批收藏。作为大维德基金会负责人,霍吉淑写有《大英博物馆大维德爵士藏中国陶瓷精品选(有中译本)、《大英博物馆藏中国明代陶瓷》(有中译本)。出于对瓷器的熟悉,她在本书中给了瓷器很大篇幅。与中国研究者独重官窑和御用珍品不同,书中也涉及民窑和日用瓷器。特别在瓷器文化交流方面,中东纹样和器型对于中国的影响、中国与印度的青瓷贸易、中国外销的青花瓷,都有独到之处。数年前,大英博物馆曾与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瓷之韵》大展,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前远东部馆长柯玫瑰的《中国外销瓷》(有中译本),可以补充本书中有关外销瓷的不足。

没有一种史书是完美的,《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也一样。但是,在中国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借由西方之眼,反观我们的历史,乃至反观我们的博物馆,也是一个值得珍视的视角。

作者简介:

马凌,毕业于南开大学,史学博士。2004-2006年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