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4G网速慢了?工信部约谈运营商,三大运营商:正在核实情况

2019-08-22 20:04 编辑:TF021 来源:北京日报

针对网络传言“为了建设5G限制4G网络”,8月22日,工信部通信司司长闻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工信部之前从未、将来也不会要求运营商降低或限制4G网络速率。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强对运营企业监管,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专家分析,过快增长的手机流量需求让基站处于“小马拉大车”的境地,这或许才是4G网速降低的主因。

工信部:绝不会下达降低4G速率的指令

据了解,工信部今日约谈三大运营商,要求运营商企业进行自查,有无下过这类命令。同时,也将指导运营企业积极对网络扩容升级。

工信部通信司司长闻库表示,从监测数据来看,近年来全国4G平均下载速率持续稳步提升,2019年7月达23.78Mbps,整体上未出现速率明显下降的情况。实际上,用户4G网络体验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演唱会、火车站等用户密集区,可能存在用户数过多造成暂时的体验速率下降的情况。

谈到5G推广与4G网络之间的关系,闻库表示,将统筹推动4G和5G协同发展。目前,5G网络建设发展刚刚起步,建成覆盖全国的5G网络还需要数年时间,4G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将与5G网络长期并存,不存在建了5G就拆除4G或限制4G速率的必要性。我们在利用5G高速率、大带宽的特性疏导4G网络流量的同时,也在持续做好4G的运维和改造,双管齐下,保障用户使用体验。

三大运营商:正在核实情况

据经济日报今日消息,针对“为了建设5G限制4G网络”的传闻,记者分别联系了三大运营商,运营商皆回复正在核实情况。而三大运营商客服人员则都否认降速,并认为网友感到网速降低,可能与区域内基站信号稳定有关,或是“达量限速”套餐流量用到了上限。

事实上,我国5G网络还在建设中,这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运营商5G建设资金缺口还很大,此时选择降低4G网速并不能倒逼消费者应用5G。相反,如果一家运营商降低了4G速度,可能会导致消费者不满意从而转投他家。因此,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表示,5G来了,不仅不会降低4G网络速度,反而会提速。

专家释疑

那么,为什么网友觉得4G网速变慢了呢?围绕网络上的几种说法,赛迪顾问信息通信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李朕为大家进行了答疑解惑。

李朕认为,4G网速变慢可能是由于单位面积内用户数量太多,而运营商管道容量是有限的,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影响到用户体验。就好比一条马路的容量只有100辆汽车,但是某一时刻突然有20辆车涌入,就会导致堵塞一样。网友反映4G网速较慢,可能是遇到了相似的情况,比如说演唱会、音乐节等。

记者也发现,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5.9亿户,同比增长5%。上半年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554亿GB,其中公众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552亿GB,手机上网流量的同比增速高达110.2%。

相形见绌的是,今年6月底我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为732万个,去年6月底这一数字则是624万个,增幅只有17.3%。

当移动电话用户持续增长,公众手机上网流量涨幅超过110%,基站数量只增加了一成多,小马拉大车的问题确实已经日趋严峻。

同时,运营商在建网时会根据地方人口密集程度进行网络密集程度的区分,人口密集的地方自然就有较宽的网络管道,反之亦然。另外,根据设备的不同和服务的优先级不同,用户在4G网络条件下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可能为了发展5G限制4G的网速。

还有网友认为,通信基站布局的站址是有限的,所以只能拆4G基站换5G基站。对此,李朕认为,这种理解较为片面,因为每个基站杆都可以承载多种通信技术,比如,目前很多基站杆上既有4G的天线也有3G、2G的天线,集成在一根杆上既节约了成本也节约了空间资源,让基站杆有了更高的使用率。

在5G网络商用初期,大部分是4G和5G并存的网络。即使对基站进行改造,也会从更早的2G开始。因此,不能片面地认为一定要拆4G基站才能换5G基站。

此外,有网友认为,运营商前些年猛推的“不限量”套餐才是让4G变慢的“罪魁祸首”。

李朕分析指出,实际上,提速降费一定是让用户花更少的钱获得更多的流量。因此,近年来,我国用户流量数据使用量不断增加。但运营商既然推出相关类型的套餐,就一定考虑到了容量的问题,是在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相应的提速降费工作,不会对4G网络造成减速等问题。

此外,移动用户在手机端测试的网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速,地点、业务类型、终端等多种原因都会影响网速体验。

 

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 赵鹏、姜晶晶 综合央视新闻、央视财经、经济日报

监制:童曙泉

编辑:姜晶晶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