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彭真拍板清淤中南海大变样,毛泽东入驻理政,中国进入新时代

2019-09-19 15:47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日报

中南海,红墙掩映,绿水环抱。它不仅是一座精致的皇家园林,而且也一直代表着中国的最高政治中心。然而,由于日伪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疏于管理,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早已没有皇家御苑的模样。

新中国成立在即,各种工作千头万绪。党中央、毛主席每天往返于城里和香山极不方便。尽快将中南海清理出来,为中央提供一个方便、宜居的办公场所,成为重中之重。

接收中南海

1949年1月,政务院秘书齐燕铭和统战部的三名处长申伯纯、金城、周子健接到上级指示,立即赶赴北平,为中央机关进驻北平打前站。

2月3日,他们刚风尘仆仆地赶到北平就收到了周恩来发到北平军管会的电报:先把中南海和北京饭店接收下来。

北平刚刚解放,正处于新旧政权交替时期,表面看上去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不少潜伏下来的特务蠢蠢欲动。为了防止意外发生,齐燕铭马上通知申伯纯,安排人当天下午到中南海办理交接手续。

2月3日下午3时,齐燕铭、申伯纯带领工作人员夏杰、陈群海等人,乘坐军管会的吉普车来到中南海。此时,新华门大门敞开并无军警守卫。他们开车径直来到丰泽园大门,大门的廊柱上挂着“中南海公园管理处”的牌子。

申伯纯等人来到丰泽园颐年堂大厅,将公园负责人找来。申伯纯向公园负责人宣布:“我们是北平军管会派来接收中南海的军管小组,我叫申伯纯,是军代表,这两位是陈群海和夏杰同志,其他同志随后就来。他们两人今天就不走了,请你给他们找两副床板,他们就睡在这里。”说完,申伯纯将盖有北平军管会大红印信的公文交给了那人。办完手续后,申伯纯嘱咐夏杰和陈群海:“你们是中央机关入住中南海的第—人,责任重大,意义重大。住下后先初步摸一下中南海的情况,院里情况复杂,晚上注意安全!”

没想到,中南海里还真不太平,当天晚上夏杰和陈群海就碰上一个飞贼。傍晚,夏、陈二人正在丰泽园附近遛弯儿,忽闻不远处的房顶上发出一阵响声,一个黑影一闪而过。陈群海一手举枪、一手打亮手电筒,厉声道:“什么人?站住!”房上的黑影沿着屋脊奔跑,飞身翻出不远处的围墙。

当时,中南海还没有解放军驻防,只有几个身穿黑色制服的旧警察流动巡逻。齐燕铭深知中南海关系重大,只依靠几个没有经过审查的旧警察维持治安可不行,务必要尽快安排自己的部队驻防。他立即指示申伯纯,把中南海的情况整理成文报告给军管会,请军管会督促傅作义旧部迅速撤离,并尽快派部队驻防中南海。

开始,齐燕铭本以为北平市警备司令部会来接收中南海,可北平警备司令程子华说:“我们主要负责名胜古迹、仓库物资和公共建筑,至于中南海,大概是负责接收军事机关的纠察总队接收。”

果然,不久北平纠察总队进驻了中南海。从这一安排也可以看出,当时中南海已经被确定为中共中央的驻地。

清理

中南海是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园内古建筑雄伟,水域阔大,花木繁盛。1928年“北伐”成功,中华民国将首都迁往南京,曾经的“国府”所在地——中南海被开辟为公园。七七事变后,包括伪满洲国大使馆、最高法院华北分院等日伪机关,大量迁入中南海公园,园内环境日渐芜杂。日本战败投降后,李宗仁和傅作义都先后将办公地点设在中南海内,可是他们只管用,不管修,园中破败不堪。

人民军队进驻中南海时,中南海里头杂草丛生,污泥堆积,垃圾遍地,蚊虫乱飞。怀仁堂附近,野草有一人多高,连房顶都长满了野草。尚未开化的池水呈现一片黑紫色,枯叶、废纸铺天盖地。

负责驻防的北平纠察总队张明河对齐燕铭说,中南海不经过全面清理和排雷,不能让毛主席和党中央住进来。二人将中南海的情况向彭真做了报告。当时,北平正在流行大脑炎,这种病是通过蚊子传播的,彻底清理一下中南海水域中的淤泥非常必要。彭真当即拍板,让张明河的部队把中南海和北海全面地挖一挖。

于是,华北军区专门派来一支卡车队和几百名精壮士兵,他们与张明河的部队一起夜以继日地清起淤来。中南海和北海这片水域,至少有上百年没有清过淤了,池水又黑又臭。战士们将池水放干,捞走水中的鱼,然后开始清挖池中淤泥。几百名战士甩开膀子,足足挖了三个月,才将池中淤泥清出。不挖不知道,淤泥里还真藏着不少子弹、手榴弹,甚至还有枪。

另一方面,中南海内房屋的修缮整饬由周子健负责。解放前,曾有几个国民党机关在中南海办公,但是他们只用不修,园内古建筑情况很糟糕。夏杰记得,后来毛主席长期居住的菊香书屋虽然幽静雅致,遗韵犹存,但是油漆剥落,满目萧索。菊香书屋紫云轩的楹联上写着“庭松不改青葱色,盆菊仍靠清净香”,可见当年这里必然是繁花似锦,然而当时除了几棵青松尚在,菊花已经不见踪影了。

周子健当即布置任务:清查中南海内所有房产的位置、面积、家具设备,并登记造册绘图列表:勘察房屋的破损程度,制定修复计划,联系修缮单位;联系有关部门勘察修复中南海的电路、道路、地下水,并安装电话;联系有关单位清运垃圾。

修缮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其中动作最大的是对怀仁堂的改建。怀仁堂是当年慈禧太后看戏的地方,也是中南海中面积最大的建筑。红漆的大门、红漆的立柱、巨大的灰色砖雕影壁,无不显示着它的庄重和威严。中央计划在这里召开新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不过这里是个四合院,并不适合召开大会。于是,周子健请梁思成先生为四合院上了一个大屋顶,改建成为一个会堂。后来,新中国的一些重要的全国性会议也都在这里举行。

1949年5月,中南海终于完成清理改造。池水在晚霞的映衬下碧波荡漾,园中草木茂盛,房舍俨然,昔日的皇家御苑又恢复了当初的风采。中共中央进驻的日子不远了。

毛主席入住中南海

1949年6月,毛泽东和党中央从香山搬进了中南海。其实,毛泽东是很不情愿地搬进中南海的。他的理由很简单:不当李自成,不住皇帝住过的地方,但是政协会议召开在即,事情千头万绪,总是住在香山办事、找人谈话都不方便,而且当时北平除了长安街、东交民巷和王府井是柏油马路,其他都是石渣路,很不好走。新中国成立在即,各种工作千头万绪,搬进中南海居住、办公已是势在必行。

中南海内有许多相对独立的院落,丰泽园便是其中之一。“丰泽园”的匾额是乾隆皇帝题写的,康熙年间这里曾是清帝举行演耕礼的地方。周恩来进驻中南海后,曾一度临时下榻丰泽园。后来,他查看了中南海各处建筑,认为丰泽园中的菊香书屋条件比较好,于是主动提出请毛泽东入住丰泽园,自己则搬到西花厅去。

“菊香书屋”是一座标准的四合院,院内有古槐九株,挺拔参天,郁郁葱葱。东、南、西、北各五间房。毛泽东的起居室在北房东侧,一共两间,互相贯通。毛泽东的大木床,既是他休息,也是他看书和批阅文件的地方。除了这张大木床,毛泽东的起居室里还有一张办公桌、一套沙发和几组书架,除此之外别无长物。

东房北侧是毛泽东办公、会客的地方,也是两间打通的。他迁入前,这里曾经是公共场所,摆放着许多鲜花。毛泽东住进来后,对工作人员说:“不用摆这么多花,我这里来的人多,有干部,有工人、农民。他们见我办公的地方搞得这么漂亮,就会上行下效,向我看齐。久而久之,会搞成一种风气,这就很危险了。”

建筑年代久远,菊香书屋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原本的地采暖也完全失效,后勤部门只好在菊香书屋的一处空地砌了一座小锅炉,这才解决冬天供暖、平时供热水的问题。

毛泽东入住菊香书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几个单位也搬进中南海,在丰泽园附近办公。由于时间紧迫,为了不影响工作,各单位就选稍微好一点的房子、整齐一点的院落作为办公室;散乱无序、犄角旮旯的房子做宿舍。机要室在丰泽园附近的含合堂院内小楼办公,机要室主任叶子龙住在这里。

中共中央刚刚搬进中南海时,解放战争尚未结束,国内政治百废待兴,外交、经济,以及即将开幕的政协会议和不久就要举行的开国大典,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新中国的宏伟蓝图也在这里徐徐打开。

 

 

来源:北京日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