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国内

北京市残联募捐管理中心的先锋志愿者郝悦:我们都是非常热情的人

2019-10-06 13:04 编辑:TF021 来源:北京晚报

“我们的祖国母亲70岁了,哪一天是她的生日,知不知道?”9月24日,在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小儿组病房的活动室里,来自市残联募捐管理中心的先锋志愿者郝悦,正以教授手语的方式,和两位患病的小朋友互动。之前的9月16日和17日,她还先后进行了门诊导医和协助义诊咨询的志愿服务。

帮人解决问题特有价值

“在门诊导医的那半天时间里,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志愿者,如果时间允许,我真的很愿意多做一些这样的工作。它虽然很简单,但不可或缺,能很直接地帮人解决问题,我觉得特别有价值。这是志愿服务最好的体现。”郝悦说,“和宣武医院的志愿者们一起去敬老院,给老人讲用药安全的那天,虽然我就是帮老人们签到,是一个旁观者,但我真的也特别感动。这些医生令我非常尊敬。因为我了解到,她们每天拿出半天时间,义务在门诊讲解。我感觉,这和我当初教手语的想法是一样的。”

隔阂就是语言不通

提到手语,就不能不提郝悦另外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身份——鸿雁手语社的队长。2002年,郝悦当时还是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因为专业每年只招收30名左右的健全人学生,其他学生都是聋人,所以初到学校的郝悦,经常感觉到有隔阂存在。“当时学长的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他说,在我们学校,聋人有聋人的社会,健全人有健全人的社会。”郝悦说,“我想怎么会这样呢?然后在一个月里,我确实感受到之间有隔阂,而造成隔阂的障碍就是语言不通。我就想怎么去改变这些。”郝悦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学会了打手语。那段时间,她几乎把一切课余时间都用来练习手语。在她看来,手语其实并不难,常用的交流手势大约三百个左右,最难的是脑、口和手能够在打手语的过程中协调同步配合起来。“我走在路上看到一辆汽车,我就用手语打车牌,就是为了练习反应速度以及脑、手和口的配合。”她说,“我妈都觉得我那一阵子‘魔怔’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郝悦能够很快、很准确地将周华健演唱的那首《朋友》用手语打出来的时候,震惊了所有人,也由此得到了去中国人民大学一个手语班讲课的机会。“我特别兴奋,可以站在大学的讲台上,我还能带着聋人一起去,让他们开眼界。”

志愿者不怕困难

其实在当初考大学时,郝悦就希望自己未来能够成为一名教师,而报考特殊教育专业,则完全就是同学无心的一句话,“要不你去教残疾人吧!”郝悦当时就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能够照顾好自己的那些学生,让他们过得更好,所以不顾家里的阻力,毅然报考。得到去人大授课的机会,她非常珍惜,认真准备,课程也收到了良好的反响。“高校之间都是联动的,你去一个学校讲,然后另一个学校也会请你去讲。”郝悦说,“而我每到一个学校讲课,我就会说,你们成立一个手语社团吧!”高校手语联盟也就是鸿雁手语社在2005年成立了,最多时曾有400多名成员。后来,郝悦还创立了北京市手语风采大赛,专门针对北京市各个窗口行业的从业人员。郝悦说:“我觉得,作为一名志愿者,一定要是一名非常热情的人,而且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如果不具备这两点,你一定坚持不下来。”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李远飞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